发表日期:2008-12-22 作者:08研 蔡苏东
12月18日下午两点三十分,由高翻学院主办的“岭南翻译沙龙之译学前沿讲座”在四教424教室准时开讲。此次讲座,高翻学院邀请到译学界的知名人物,来自香港岭南大学的孙艺风教授为广大师生讲解异化翻译和翻译真实性问题。
讲座一开始,孙教授首先结合了几个例子,指出真实性(authenticity)一词含义的模糊性,提出尽管翻译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真实,但是 “真实性”总是翻译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异化翻译,从理论上来说是最能体现翻译真实性的翻译策略,因为译介的目的,并不是去强化人们对于已知东西的认识,而是要使人们学习新的东西。
接着,孙教授又指出了“差异”(difference)和“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尽管在解构主义的浪潮下,“真实性”的存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解构了,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真实性”仍然存在,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差异性,以及其和“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孙教授指出,翻译必须起到沟通(communicative)作用,有些异化翻译的注释虽然数量繁多,而且非常准确,但是语言却很不自然,艰涩难懂,这样的翻译往往没有起到沟通的作用,因此也不能算是传达了翻译的真实性。而有些明晰的(explicit)翻译,则往往会削弱源文本意思的复杂性,因此也不能算是传达了真实性。鉴于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孙教授总结出翻译是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真实性和不真实性,衍生性和创造性的一场博弈。
随后,孙教授指出,从翻译概念上说,异化翻译与文化真实性(cultural authenticity)密切相关,异化翻译是真实地重现源文本风貌的有效途径,因此能够避免丢失源文本文化身份的丢失和受损。
讲座的最后部分是问答环节,各位老师同学纷纷向孙教授发问,问题涉及“真实性”和严复所提出的“信”之间的关系,“真实性”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forgeinization和alienation之间的区别等等。孙教授则一一做了解答,针对第一个问题,他指出“信”字作为翻译标准存在的不足,针对第二个问题他指出有时候译者在翻译中表现出创造性正好是要体现翻译的“真实性”;针对第三个问题,孙教授以形象的例子说明forgeinization的最终目的是要使读者得以感受异域的文化和语境,而alienation则仍坚持译文的读者和异域文化的陌生性。
在问答环节结束之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孙教授对于异化翻译和翻译真实性的深入研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