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走近名师,走进口译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7-09-13 作者:黄怡

9月11日下午4点,学校图书馆负一层多功能报告厅座无虚席,大家都翘首以盼“华南同传第一人”仲伟合教授的精彩演讲――口译的艺术与应对策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仲伟合教授的风采

讲座开始前,穆雷院长对仲伟合教授作了简单介绍,并介绍说这样的系列讲座已经成功举办了40多场,演讲者包括国际及国内做翻译研究的知名教授、专业译员及翻译实践者等,能把不同的经验和技巧带给我们的同学和青年教师。

主持人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穆雷教授

仲教授纯正流利的英语、幽默风趣的语言把现场观众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大家都聚精会神听讲,许多同学拿出纸笔开始做笔记。

仲教授首先介绍了口译的种类、特征及译员必备的知识结构。口译可分为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而根据需要不同等因素,口译又可分为随从传译(Escort interpreting),联络口译(Liaison interpreting),视译(On-sight interpreting),咬耳传译(Whispered interpreting)和法律传译(legal interpreting),商务(business interpreting)等。仲教授认为,口译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译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胜任。他自己总结了一个公式:KI=KL+EK+S(P+AP)【KI=Knowledge Required for Interpreting; KL=Knowledge for Language; EK=Encyclopedic Knowledge; S=(P+AP)=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根据要求,难度的不同,本科阶段主要教授的口译技能是交替传译,而同声传译人才的培养则基本在研究生层次。期间,仲教授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喜欢的金句:To 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以勉励大家不断努力,学好口译。

口译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的记笔记(note-taking)部分更是重点难点。仲教授分析,在口译过程中译员一般要把大意以及逻辑关键词记下,并注意言论观点的正反面,同时留意时态语态的变换。他还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向大家介绍了对角线笔记,垂直笔记,从左往右,缩略语及符号应用等做笔记技巧,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记笔记的工具当然也很重要,仲教授以经验建议大家翻译和练习时最好用B5大小的连页笔记本和多色弹簧圆珠笔。

不少同学站立一个半小时坚持听完讲座

最后,仲教授重点介绍口译的应对策略,也就是危机处理(crisis management)。具体来说,一般会有以下几种策略可用:简约化,概括化,省略,长句切分,改时态词性,重复,扩充,正反话切换,推理,跳跃和询问。仲教授还强调,口译应在保证流利通顺的基础上追求准确,尽量使用简单短句,确保语法正确和句子完整。

讲座接近尾声,仲教授提醒有意投身口译的同学要作好终身学习的准备,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素质。现场掌声雷动,大家都为教授独到的分析、幽默的讲解、精辟的指导所折服。

即使记忆能力超卓,也还是用笔记录下来慢慢消化

经历如此精彩的一场“口译”胜宴,大家深感收益匪浅之余又觉意犹未尽。讲座之后,许多同学留下来与仲教授作进一步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