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动学习 快乐学习--参加第二届珠三角英语专业研究生会议有感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7级研究生 郑晔

六月是迷人的季节,处处鸟语花香;六月是收获的季节,处处果实累累。在这美丽的日子里,我有幸参加了6月16-17日在深圳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珠三角英语专业研究生会议。作为唯一的一名准研究生,能够跟随穆老师和其他研一的学生去参加这次会议,我是幸运的。由于自己对翻译学的了解还处于懵懂状态,对硕士论文写作也是一知半解,去之前心情十分忐忑。但是内心又充满对这次会议的憧憬,因为出席的代表中不仅有很多内地的著名学者,还有一些港澳的知名专家,如果能够亲眼一睹他们的风采,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可能是由于自己不太合格的身份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得我在会议中以另一种视角去聆听、去观察、去思考所见所闻。

这次会议的安排十分紧凑,16日上午是开幕式和主旨发言,下午是分组模拟答辩,晚上圆桌讨论。17日上午分组模拟答辩,下午专家顾问团解惑答疑及闭幕式。这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模拟答辩的环节,它紧张刺激,又不乏趣味。这个环节共有四个分会场,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学三个专业方向。由于我们都是翻译学方向的学生,理所当然都在翻译学会场。令人兴奋的是,参加这一组讨论的导师都赫赫有名,包括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黎翠珍教授和张佩瑶教授、我们广外的穆雷教授、中山大学的王东风教授等。16日下午的答辩主持是香港的黎翠珍教授,她幽默的谈吐,豁达的态度一开始就使整个会场气氛轻松活泼,大家原本紧绷的心情立马放松了许多。

第一个上台答辩的是澳门大学的Kelly,她的论文题目是“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Not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ies”。她的论文构架和大所数大陆学生完全相同,先说明文本有三种不同类型,引出理论Skopos Theory,然后从现实生活当中找出一些公示语的例子,结合理论作出分析,最后总结。她刚讲完,老师们就提出了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与文本严重脱节,在这篇论文中很明显的是用错了理论,导致分析文本时不能深入挖掘。引用的例子虽然都是很好的文本,却没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老师们提议可以从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去研究公示语。这里就体现了学习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如果对理论理解不准确,把握不全面,整篇论文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之后做多少工作都是徒然无功。理论的引用和例子的分析不能完好的结合,会让人感觉整个论文被硬生生的分成了两部分,只是为了写论文而论文。“公示语”和“目的论”对于我们学翻译的人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话题,但是论文写作要有新意,就要从新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否则就失去了论文本身的意义。老师们之所以建议从别的角度去研究,是因为并不是每一个理论都是万能的,并不是只有那些热门的理论才可以关注,理论应该拿来去指导实践。

东道主深圳大学的Xiong Ting同学在台下就非常积极主动的提问,让我印象深刻。她答辩的题目是“Manipulations in Hu Shi’s Translated Poem Over the Roofs”,果然她一上台便侃侃而谈,充满自信和活力。从她的PPT就看得出她课下做了充分的准备,理论非常多,角度也非常多,引用的那首诗也很有意思。但是问题也出来了,那就是她陈述的话语不够简洁,理论的引用过多,结构过于松散,主持人不得不打断她,让她讲重点,因为每人15分钟的时间十分有限。可见,写论文不仅要理解理论,还要吃透它,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能一整篇论文全是直接引用,讲的人累,听的人也累。老师们说,不要一上来就给我们介绍某个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这些我们都知道,我们要听的是你们从别人的研究里发现了什么问题,自己是怎么做的,这才是重点。一篇论文并不是理论越多越好,有时一个理论就可以解决问题,并且要集中在一个点上。确实是这样,台上15分钟的时间不是让我们展示台下所做的全部工作,而是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论文的重要部分概括出来,这个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所以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发言时就要去锻炼,如果平时不注意,到真正的场合肯定达不到好的效果,那么即使台下做了再多的努力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Shao Lu博士,她的题目“信息熵与文学翻译中模糊话语的度量??从The Da Vinci Code 的源文本与目标文本选例”令人耳目一新。“信息熵”是物理和数学领域的用词,“模糊”是近年来用于翻译研究的热门词汇。她的题目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确实是创新之举,并且一开始她就提到穆老师曾用模糊数学探讨过译文。她首先回顾了“信息熵”的由来和运用,然后给出在“信息熵”基础上计算文本“模糊度”的一系列公式,最后套用在所选的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上。她的论文使用的公式非常复杂,听得我这个文科生一头雾水,当她后面讲到文本分析时我才渐渐地明白过来。等她讲完,穆老师随即对她的论文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比如怎样界定文本中的“模糊用语”,公式计算所选取的值是否准确,此论文中的“模糊”和“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是否相同,评介一个译本是否需要计算完译本中所有用语的模糊度。特别是当我听到第二个问题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论文中计算的值是作者自己选的,并没有给出特殊的理由。即使只有一个值是不恰当的,计算结果也是不可靠的。这说明我们在进行试验性调查研究时,所设定的值或条件应该处处谨慎小心,并且还要懂一些数学上的统计方法。否则,即使引用的公式是科学的,计算结果也会功亏一篑。另外,所选的题目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控制之内,如果为了创新,选择难度很大的题目,整个论文恐怕很难按时完成。

这几个同学的论文其实也有很多优点,我只是为了吸取教训,学习经验,才把它们的缺点放大来看。一篇论文从选题,找文本,结合理论分析,到最后下结论每一步都很重要,大多数同学所犯的错误和她们一样,所以我们要从一开始就小心避免类似情况发生。那天晚上的圆桌讨论更是拉近了我们和专家之间的距离,大家围坐在一起,就白天的论文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我们翻译组的主持人是张佩瑶教授,她态度和蔼、话语亲切,使大家如沐春风。老师们向我们讲解说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想有所创新,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或“新酒装旧瓶”,不要被理论所迷惑,要勇于往前或往后拉一点点。做翻译研究的人,不仅要关注本学科,还要关注其它文史哲科目,多看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启发自己的思想。做文献综述时,所参考的文献要涵盖古今中外;做文本分析时,首先要学会选择文本,然后再慢慢看,同时学会记读书笔记。他们特别强调写论文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文本出发,有了文本分析才能找出理论依据。如果已经先接触了理论也是可以的,反正是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哪个都不能少。张教授说做论文并没有一定的模式去遵循,理论是用来“玩”的,并非高不可攀。可是,能做到这种程度也只有大师级的人物才可以吧,我们做学生的还是应该先把基础打好,先“照葫芦画瓢”,才能“照瓢画葫芦”,不能急于求成。

第二天上午的答辩主持人是王东风教授和穆雷教授,大部分的答辩同学是我们广外的研究生。在他们答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问题,老师们也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比如自己在论文中使用的名词一定要界定清楚;论文题目能缩小就再缩小点;通过译文增减的技巧可以尝试说明其对原文理解的影响;翻译举例要有上下文,否则影响读者的理解;所分析的文本本身不能是有问题的或是易造成歧义的等等。通过对比外校学生和我校学生的答辩,我明显地发现我校同学的论文结构清楚,思路明确,学术规范,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我们也暴露了和其他同学相同的许多问题,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文分分析过浅,试验的条件不完善等等。这次深大之行正是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取长补短的好机会,同学们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并不羞于出丑,求教的态度非常认真。

临行前,穆老师就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主动,自己去找老师请教问题。可是到了会场,我们还是有点儿不知所措。终于在穆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迈开了第一步,慢慢地跟老师们熟了起来,问起问题也大胆了许多,最后还能在一起聊天开玩笑了。这时我们发现,穆老师的话一点儿都没错,跟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真是一种享受,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每个老师都是那么认真地聆听问题,耐心的答疑解惑,始终面带笑容,态度十分谦逊和蔼。最让人佩服的就是黎翠珍教授,哪里有她哪里就充满了笑声,她的话语充满了睿智,我们尊称她为“师奶”。她时时刻刻都跟我们说要快乐学习,心情愉快才能学到东西,心情愉快才能美丽。我想这也是她永葆青春的秘密之一吧。她对我请教的问题并不直接给出答案,只是反问我让我自己去思考,这也是她比较独特的教学方法。正是这样,我才懂得了每一个问题都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重要的是你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顿悟之后发现写论文不就是这样吗?

下午闭幕式时,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已经回去了,剩下不到一半的人。我不禁有些伤感,来都来了,为什么就不能坚持到底呢?这两天,我们翻译学会场还有一些学生只是提交了论文,并没有来参加会议,多么好的一个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有多少人想来都没有机会,怎么不知道珍惜呢?翻译学在我国刚刚得到国家认可,如果我们自己学翻译的人都不去支持它,哪有理由让别人尊重我们的选择?即使这次会议不是大型的全国会议,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人支持,它不可能壮大起来。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机会,善待别人的劳动成果。

两天的时间,匆匆而过,对于我来说有很多问题仿佛还来不及思考。但让我颇感遗憾的是,由于自己的原因,没有向大会提交论文,所以失去了上台答辩让老师指导的机会。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准备,充分准备,积极参加。这次深大之行,我确实是满载而归,不仅开拓了学术眼界,还学到了很多深大办会的经验,我想在明年我校举办的口笔译大会上肯定能派上用场。我由衷地感谢穆雷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还有她时时刻刻的教导,让我可以与境内外研究翻译的学者和导师近距离地接触、学习、交流,这对我今后的学习研究有莫大的帮助。另外,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一路上给穆老师和其他同学添了很多麻烦,我心里很愧疚,十分感谢他们的帮忙和照顾。现在虽然已经回来,但是穆老师一路上对我们的叮咛和嘱咐好像还在耳畔响起:“你们要永远记住‘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