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6级研究生 李佳畅
2007年6月15-17日,在导师穆雷教授的带领下,我和其他七位高翻学院的同学参加了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第二届“珠三角英语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短短的两天与会时间里,我有幸得以与大陆、港澳地区的翻译界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进行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并在会上介绍了自己阶段性的研究计划。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我在会前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可以和久仰的知名学者如此近距离地交流,紧张的是自己这点浅薄的知识和尚未成熟的研究计划呈现在别人面前会显得空洞无物。这种情绪困扰了我一段时间,不过由于之前参加了学院举办的研究生论坛,大致体验了一下上台发言和接受提问的感觉,紧张的情绪多少得到了缓解。
会议于17日上午开幕,全体会议上来自香港的三位教授分别做了主旨发言,介绍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香港大学的Bill Ashcroft教授针对当前复杂的多元文化和后殖民主义的影响提出了新词“the” transnation的概念,用以描述文学作家跨国界的身份认同和间性意识。香港中文大学的David Parker教授则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自传。香港浸会大学的张佩瑶教授将行为主义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来,以跨学科意识审视翻译的权力和动态性。这些新的研究视角为英语语言文化、文学及翻译的研究都提供了新的思考。
我的讲演被安排在17日下午。虽说自己此前已经努力修改讲演内容,力求使自己主题明确、思路清晰,但是鉴于自己有限的准备时间和研究水平,再加上不知道教授们会以何种态度看待自己的研究想法,所以在讲演正式开始之前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但是,当我见到这些德高望重的学者像黎翠珍老师、张佩瑶老师后,我的不安很快就被她们的平和亲切、幽默睿智给冲淡了。我知道自己的研究还有很大漏洞,而且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而来的,因此虽然说我对自己在问答环节的表现并不满意,但是老师们的批评和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不可否认,当自己的部分想法被否定、研究方法被指出有误时心里有种挫败感,觉得自己走进了死胡同,茫然不知所终,老师们也没办法为我指出具体的修改方案,但是,在会上和开会之余和老师的交流当中我学到了正确的研究思路,懂得了如果要将理论研究和文本想结合的话,必须从文本出发,踏踏实实地仔细研读文本,再将理论运用到研究当中,而不是先摆出一个理论,做好假设,然后再去找符合假设需要的文本直接套进去,这点启示对我下来的研究思路很有裨益。
17日晚在圆桌讨论上黎老师、张老师还有王辉、张旭、李小均老师为我们这些研究生们点拨迷津,在解疑的过程中学者们的循循善诱让我受益匪浅。有时自己在陷入研究的死角时会有好高鹜远、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或是因找不到解决办法而产生恐慌,老师们语重心长的教诲让我意识到了端正心态的重要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这些话语。张老师说道:“做研究要用内心去感受。心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中蕴涵着深邃的道理。真正的研究应该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以此为出发点找到研究的课题,有了兴趣才会使你全身心地投入并享受研究带来的乐趣。黎老师也说了:“相信自己。用心去做,耐心等待。不断地推动自己前行。”可见自我激励有多么重要,研究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在谈到理论问题上,王老师告诫我们要“把理论做为工具、仆人,而不是主人,不要被理论所缠扰。”张老师也指出:“理论应该像多功能刀唯我所用。”这些智慧之语使我懂得不应迷信、一味崇尚理论,在引介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和研究相结合,将理论深化。一个半小时的集体学术交流就这样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了。
讨论结束后我和吕黎同学还有幸对张佩瑶教授做了一个采访。她的学术成就、对翻译研究和实践的独到见解以及她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18日的闭幕式上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对我们这些学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我也意识到自己的研究生涯任重道远。这次会议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更为我们这些年轻的研究生们搭建了一座向名师学习请教的桥梁。我十分感激穆雷老师,正是因为她一直以来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和不断鞭策我们才能把握住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穆老师时常提醒我们:“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经过这次会议我对这句话的体会又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