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6级研究生 马敏敏
6月12日下午,我院有幸邀请到英文学院王友贵教授,在四教424为大家进行一场题为“从《译文》到《世界文学》”的学术讲座。讲座回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近三十年(1949-1978)外国文学期刊《译文》(现《世界文学》)的演变与发展,介绍考察中一些发现,并且借用“深度翻译”以及“改写”理论对具体相关翻译事件加以阐释。王老师以他惯有的深刻与严谨,带领大家穿越《译文》走过的三十年,共同体验它的精彩与复杂。
王老师从考察目的入手,向我们展示了1978年以前新中国和苏联的文学期刊出版情况,点明对《译文》的这一考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相当于对我国建国初期三十年翻译文学的考察;然后开始综观《译文》从1953年创刊到1978年间所刊载的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选讲了其间发生的当代重要翻译事件和在考察这份期刊时所得的一些小发现。在那些重要翻译事件中,有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中国翻译批评状况的,有影响到著名作家、致其被派劳改的,还有涉及到反种族歧视斗争的;而在那些小发现中,有触及1960年后苏联文学作品主流地位变更的,有关于不同时期里刊物纸质比较的,还有反映了新诗学形态引进之尝试的,全都充分体现了这些年间外国文学翻译期刊所起的作用,也折射出一些相关背景。这些翻译事件和发现,大多数本身是消极的,仿佛使期刊失掉了文学性。
谈完相对消极的一面,王老师转而描述《译文》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指引我们把目光投向这棵“大树”聚积的“好货”。从大量的诗歌翻译到域外现当代文学翻译,再到古代、近代文学经典翻译,不乏精彩的译作;从叶君健到英若诚再到杨宪益,不乏优秀的译者。一连串数据和译例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大树”上百花齐放的奇景。
紧接着,王老师又从理论层面上进一步分析《译文》所发生的翻译情况。美国翻译理论家夸梅•阿皮亚(Kwame A. Appiah)根据文化人类学家格尔兹的深度描写(Thick Description)创造出的“深度翻译”(Thick Translation)一词,指的是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或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文化和语言环境中;而根据勒弗费尔的“改写”理论,可以考察发生在整个译介活动中的改写,即考察发生在围绕作家生平、思想、创作所撰写的介绍、评论文字里的改写。王老师借用这两个理论,解剖了一个翻译实例??爱尔兰著名作家旭恩•奥凯西四幕剧《星星变红了》的译介,并强调这类事件无独有偶。他指出,《世界文学》在连载剧本的同时刊载了两篇评论性文章,正是对原剧的一种典型改写??文章遮蔽掉文学标准进行评价,屈服于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忽略原作者的特色,还有着带明显改写成分的解释。
讲座最后王老师再次对他所考察的这三十年进行了回顾,总结出,《译文》和《世界文学》在最好的时候(1953.7~1955.6;1959),属于“有世界,也有文学,尽管这个世界不完整”,在较差的时候(1960~1962),属于“有世界,无文学”, 而在最差的时候(1964.1~1966.3),则是“无世界,无文学”。这段话意味深长,不禁令人反思,如果跳出这三十年来看《世界文学》,它有没有经历这样一个时段??“有世界,也有文学,而且世界是完整的”?
这是一场文化性强、覆盖面广的讲座。讲座中间有许多方面老师并没有充分展开,一来因为时间关系,二来想必也是意在引发同学们某些灵感,好让有兴趣者顺着这条路逐渐往深处走,然后拓宽。王老师给的线圈上插满了针,每一针每一线都可以用来绣出一幅锦绣画卷,就看你愿不愿意拔出针穿起线,眯起你的眼睛,专注地、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好好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