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6级翻译学研究生 欧阳之英
3月15日下午,我参加了叶舒宪教授题为“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讲座,既感到震撼、振奋,又感到沉重、担忧。
震撼是由于叶教授的“文学人类学”探索了人与文化、文学与文化的天然关系,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的来源,让人类骄傲不已的“高度文明”的根源是大自然母亲早已形成的天然规律,而不是人类发达的大脑所独有的想象力。对玉兔的传说源自哪个国家的争论显得毫无意义,因为这是由玉兔的生理周期和月亮的阴晴圆缺都接近一个月而决定的。叶教授由此引申,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不要用技术、财富高低衡量文化的价值。人类学带来的震撼就像哥白尼的“地心说”之于地理学,具有巨大的颠覆性。自从人类知道地球不是围着自己转,早应不以自我为中心了。可惜的是,人类虽然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却无法冲破知识、文化的界限,仍锲而不舍地追求成为世界的主导,以自身价值衡量各国各民族。所谓的“全球化”只不过是标准化的各种规定,与多元化、多样性相去甚远。
叶教授的讲座令我们为新知识振奋,因为人类学作为“科际整合的学科”(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涵盖了极为广阔的范围,其移植至文化研究更衍生成16个学科之多,令我们大开眼界:阐释人类学派、神话仪式学派、文化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派、反思人类学派、生态人类学、政治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符号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传播论学派、文化对应现象研究、类型学(文化模式学派)、形象学、译介学、移民文学或离散研究。这让我对“跨学科”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跨学科需起到学科整合的作用。随着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趋细密,各学科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翻译学就涉及到语言学、文学、符号学、心理学、美学、思维科学及一些现代科学。翻译学虽然早已被论证为跨学科,但是它有没有起到“学科整合”的作用呢?我们在借鉴各种学科探索翻译本质、规律及理论时,有否想过翻译学可让其他学科借鉴的地方在哪里,又有没有呢?我们在透过翻译窥探文化现象的时候,究竟有没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通过文本证实了理论,可曾反思这反过来对翻译学的发展有何推进,有何突破呢?翻译学不仅涉及到其他学科,而且要为这些学科提供新视点,打开新局面。
叶教授为我们展现的人类学如神来之笔,把许多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天然地联系起来,同时,我又感到沉重和忧虑。叶教授在最后给我们带来三个反思:反思文本中心主义、反思大汉族主义、反思中原中心主义。文本中心主义束缚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遗忘了文学最初始的形式乃口述及传唱,而文本只是一种记录方式。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诗经》。《诗经》的《风》就是一首首民歌,有对爱情、劳动的吟唱,也有思念、反压迫的怨叹及愤怒,而我们现在记录下来的只是歌词,无法重现这些诗歌美丽的旋律和场景。这对我们进行文本分析或翻译文学作品有直接的警示作用。作为译者,我们不仅要转换语言,还要深入调查创作背景,再现当时的社会,再现故事场景,再现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在进行研究时则要回归实践,多做实证研究,尤其是做翻译教学等应用翻译研究时,必需走进课堂,亲身体会教学效果,了解师生的困难。叶教授正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文学人类学家。他为了采集我国少数民族遗落的艺术碎片,长期在甘肃省进行实地调查,历尽千辛万苦也在所不辞,PPT上所有的图片都是他的搜集成果。当我看到他为少数民族许多文化遗产的失传而垂心顿足时,我被叶教授的热忱执著而感动,同时感到任重而道远。我可以为翻译学贡献些什么?我的热情能坚持多久呢?
叶舒宪教授的讲座如醍醐灌顶,使我对文化研究和翻译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感到了一个中国人、一个研究生肩上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