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王晓娜
2006年9月26日星期二下午两点半,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 at Canterbury)哲学博士(英国及美国文学),现任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翻译学课程主任、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的张佩瑶博士于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就“传统译论关键词英译”为题与我院师生进行了交流。张佩瑶教授深入浅出的精彩演讲,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师生。
在主持人的简短介绍后,张教授首先提到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翻译之道,贵在变通」。张教授认为,语言文字与意识形态互为表里,不同的意识形态通过语言互相角力、对话、争权,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写作不能在意识形态的真空内进行,它受赞助者、目标文化、当时翻译观和经济的掣肘。因此,翻译应因时制宜,就特定的翻译项目制定出翻译策略。
张教授还采用个案分析手法,分析了她自已主持的翻译项目“中国传统译论英译选集第一册:从最早期到佛典翻译"中如何体现目的论。单是题目中的“论”字的翻译,张教授就做了很多考虑,体现了其治学严谨的态度。从theory到theories,到thought,到ideas,到最后的discourse,张教授的目的在于体现“整本选集都是一个话语场境”。
张教授还认为,传统翻译是带有历史纵深感的有机整体。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不应照搬照抄西方的翻译理论,而应研究出适合自身应用和发展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张教授指出,关键词如同中轴线,拉得不正就会影响整座建筑。如此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关键词对英文的编写和英译选集有决定性的影响,它的正确运用有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我国读者重读传统译论。
此外,张教授还讲述了《礼记?王制第五》中出现的官衔“寄”、“象”、“狄?”、“译”的翻译,其采用了“音形义”三合一翻译方法,把隐含的意义比较清晰的表达出来,目的在于通过译文达到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使我们读者通过它的翻译对原文感兴趣从而转换视角,可与其他文章进行联想,令人在重看相关文章时产生故地重游,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张教授的详细讲解使得在场的师生对于目的论有了感性的认识,并升华为理性认识。
最后,张教授指出,她翻译的选集有两个目的:对外把传统译论翻译为英文,介绍到西方,让传统译论进入西方翻译理论的话语系统,产生互动,促进国内译学的发展;对内希望译本能在主体文化发挥影响,鼓励我国读者重读传统译论。
讲座虽然只持续了短短一个多小时,但50分钟的提问环节充分体现了张教授与在座师生的互动。讲座结束后,有很多同学意犹未尽,在现场跟张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张教授耐心仔细的回答问题,使得大家获益良多。
讲座虽然结束了,其影响和意义依然存在。很多同学不仅从讲座本身学到知识,更加强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讲座后,部分同学发表了自己对讲座的看法和意见。王贤同学认为张教授是真学者,真性情。其治学严谨的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庚钒同学指出,学者们“小题大做”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问题其实我们平常都遇见过,但是却不能像大学者们那样把问题深化。听了张教授的讲座,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牛宁同学觉得高翻学院举行前沿讲座让她学到了多样化,多元化的知识。穆雷老师提出举办前沿讲座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最前沿、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学习不同学者如何作研究的方法。笔者认为,从同学们对讲座的反响来看,大家已经意识到了前沿讲座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研究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