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申请博士经验与反思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邢杰

经历了几个月的申请博士历程,每个人心中都有些许体会。尽管各自为之触动而印象最深的侧面不同,但有一点似乎大家都彼此默认,那就是:考博的成功取决于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和努力,是各种因素交织凝结的合力把大家在学术研究的征途上又推进了一大步。

翻译学的建立与发展??考博之内在动因

自霍姆斯于1972年提出“翻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的名称以来,新理论不断涌现,新视角层出不穷,研究方法渐趋丰富,翻译研究正日益引起学界重视,其角色也正在实现由边缘走向中心的转换。国内翻译界作为全球化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彰显这一特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类研究范式,包括语言学、文艺学、教育学、认知科学等,都被纳入对翻译理论、翻译过程及翻译实践等各类现象的讨论中。这些努力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加深了我们对翻译研究的认识,同时将翻译研究本身构筑成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各类观点在此?触冲突,相互磨砺,使翻译研究的方方面面都闪现着人类思维的火花。正是这样的宏观学术环境激发了我们的学术热情,使我们乐于通过努力,发挥潜能,展现才智,以站立学科前沿的信心和追踪学科发展的勇气加入到对“翻译是什么”这一宏大命题的探讨中。我们期望在前人进行佛经、圣经、其余各类宗教文本、各种文学经典文本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化时代的特色及这一时期翻译行为特色对翻译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继续把翻译研究向前推进一小步。事实上,不仅翻译研究视野的拓展延伸与范围的兼容并包给我们注入了极大的热情,现阶段机构建立的不断成功与学科建设的长足进步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上外博士点的设立,广外大高级翻译学院的挂牌,“翻译”专业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出现都向我们展示出翻译研究已经起航,它将生机勃勃的走向前进,而这需要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因此,可以说是时代赋予我们责任,前人推动我们成长,翻译学的建立与发展激发我们的热情、增强我们的信心,展示给我们美好的图景,这一切都构成我们考博的内在动因,因为我们希望把握历史的机遇,以自身的才情踏踏实实地走近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学术环境的完善??考博之必备因素

“环境塑造人”。回首考博,良好的学术环境及学术氛围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能够意识到学科发展前沿之所在,从而自研究伊始就把握住翻译研究的脉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学院为学生创造大量机会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与著名学者交流。自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以来,每两周一次的“岭南翻译沙龙”讲座已举办20余场(此前导师穆雷教授还在自己家中阁楼上多次举办小型学术沙龙,为我们创造与学者和同学交流的机会),无论规模还是频率都是前所未有,令同类机构难以望其项背。至今,已有来自英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国内各知名院校的著名学者到高翻学院讲学。他们或理论、或实践,或学术、或市场,或传统、或创新,从各个侧面使同学们意识到翻译研究的博大精深。而且,从这些学者的言传身教中,我们经常可以找到自己有兴趣的研究方向,或是发现自己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另外,学院还给我们创造机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宣读论文本身促进了我们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各位名师的赞许与意见一方面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研究。

第二,导师高标准、严要求,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学术研究的内涵。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考博最后的成功,与我们平日所接受的学术训练紧密相关。由于穆老师对我们的培养体现在学术研究的各个层面及生活层面。若要穷尽,绝非易事,在此只能择其一二简述之。首先,穆老师使我们懂得做研究从一开始就要遵从严格的学术规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采用正规的研究模式开展研究。事实证明,通过穆老师的严格训练,我们懂得了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如何撰写研究计划,如何开展方法论指导下的译学研究,如何在论文中采用正确的引文格式并整理参考文献等等。在上述方面的提高使我们具备了良好的学术素养,这也成为日后我们经常得到许多名师赞许的原因。其次,穆老师经常要求并鼓励我们大量阅读书籍和期刊,关注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善于从相关文章中总结归纳与自身研究问题紧密的内容,并培养高度的问题意识和敏锐的批判精神。如此一来,我们的视野便不会被局限于某一领域;相反,能够从较宽的视角和较高的层面审视某一问题。而且,我们能够不断取长补短,深化研究。再次,穆老师给我们强调做人与做学问应并重。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必先具备做人的基本准则。以此为基础,穆老师鼓励我们勤学好问,善于学习,在求教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交流中锤炼自己的想法。正是通过不断的教与学,问与答的往来反复的过程,我们征询了大量意见,从而把对研究问题的理解一步步推向深入。因此,可以说是穆老师对我们的训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严格的微缩学术环境,我们由此具备了今后走进学术大视野开展研究的能力。这造就了我们今日考博的成功,我们也为有机会接受这个微缩环境的训练感到自豪。

第三,团队合作,互促互助,发挥集体的力量。“三人行,必有我师。” 穆老师经常创造机会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一起参与翻译实践活动、一起参与某个课题研究。在这种活动中,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辩论,提出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分享研究资料,提问答疑,我们经常会发现笼罩在心头的疑云悄无声息地不见了,取而代之地是下一步研究应如何开展。这样的过程无疑使每一个同学都获得了提高,从而提高了整个团队的研究水平。

备考过程的准备??考博之体验历程

翻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使我们有了加入这一事业的热情,我们所处的学术氛围又赋予了我们继续研究的能力,我们只需再稍加关注细节,最后的成功就不但可望,而且可及。这种对于细节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逐步做宽做深。选题最好不要经常更改。因为任何一个选题进行到一定阶段,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有理不清思路,研究停滞不前的状况。如果随意更换,同样的问题还是会发生。而且频繁更换选题会消耗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选题时要考虑导师的研究兴趣,只有契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才会被认可并得到相应的指导。在大方向已定的情况下,善于学习,通过对思路进行微调,完善对论题的论证过程。

第二,备战考试要积极主动、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全面备战。首先,通向考博成功的第一步是坚定读博的信念。没有决心,就不可能成功。考博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集体,大家互相勉励,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压力,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考博的决心被各种各样的压力渐渐消磨殆尽,更可以增加士气,坚定决心。其次,读博士的同学应早作准备。这些准备包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加强对二外的学习等。再次,在准备博士考试的过程中,专业考试(翻译理论考试)的准备要全面。最后,博士面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导师们问的问题也各式各样,但都要求考生就某些观点或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在面试过程中应争取主动性,争取把问答过程导向自己准备充分的话题,从而使自己发挥得更好。

结语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看出考博这一看似局限于个人的事件与多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没有翻译学的建设与发展这样的大环境,我们不可能被赋予如此众多的机会进行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没有学校学院为我们打造优良的学术环境,我们不可能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没有对细节的准备,我们不可能在备考及面试的过程中应对各种问题。因此,进行总结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对考博认识得更深,也使我们更懂得珍惜现有的环境与条件,奋发图强,继续努力,为推动翻译学研究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希望以我们走过的路为今后考博的师弟师妹们提供借鉴,愿他们走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