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李文静
关于申请和准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大家都谈了不少,例如积极主动、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全面备战等等,我在这里首先想说一下关于proposal的选题和idea的形成过程。最初出于导师的兴趣和其它考虑,我把研究范围定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并开始阅读相关文献。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雌雄同体”这一概念,觉得很有道理,同时在阅读过程中知道了女性主义同性别研究之间的差别。因此我决定以双性同体为切入点,用性别研究的理论研究翻译问题。选题的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并不容易。我觉得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要考虑的是导师的研究兴趣,只有符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才能得到相应的指导。当然同时也要照顾的自己的兴趣,没有兴趣,将来的研究无疑会变成痛苦的折磨。选定了大概的研究范围后,就必须大量阅读文献,寻找切入点。阅读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同时也要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切入点。所谓的灵犀也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这样才能对选题的可行性和价值做出基本判断。
在选定以双性同体为切入点之后,就开始着手搜集文献,进行文献综述。在综述的过程中,一些论述作者双性同体的文学评论文章启发了我的灵感,最终成为研究的主要论点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研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至此,我把双性同体的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论证和案例分析,提出的研究问题得到了解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我的研究也陷入了困境,或者如老师所说的,到了瓶颈阶段。我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寻找突破口,把研究继续深入下去。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在导师的启发下,我又重新开始细读之前的文本分析,在其中又发现一些问题,但一时没想到该怎样解释。真正的突破是在一天晚上睡觉之后,夸张点说,就像是茅塞顿开,把这些问题跟翻译主体间性联系了起来,发现很能说明问题。把这些零星的想法理清之后,我又开始对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问题进行了文献梳理,并把新的想法写入论文当中。随后在写作毕业论文、修改proposal、和准备面试的过程中这个想法又有了一些小的突破。
我觉得遭遇瓶颈阶段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突破决不仅仅是凭空而来的灵光一闪,如果不是平时比较关心主体性方面的理论问题,我也不可能把它与双性同体联系起来。此外,细读文本,从文本中发现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为单单进行思考理论,在我们这个阶段恐怕还是难以驾驭的。总之,在研究陷入困境的时候,最好的办法还是阅读、思考,并尝试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通过阅读发现新思想,通过思考发现问题,通过写作理清思路。并且还要常识从一个新的角度或者换一种思维模式看问题,不能局限在已有的框框中走不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最初的选题、到文献综述、到研究计划的设计、到面试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导师的参与指导。回想起来,从研二时开的翻译研究方法的课程中也受益匪浅。当时也许觉得不大实用的知识到后来都一一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