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我的考博历程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刘康龙

自获悉我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为翻译学博士生至今已二月有余,期间心境历程可谓复杂。当身边很多人,包括亲人和朋友,沉浸在喜悦当中向我一一祝贺时,我更多的却是一种亦喜亦忧的感受。喜的是我竟然爆了“冷门”,有幸被知名大学录取继续求学。忧的则是自己对未来没有细心规划,三年学业漫漫长路。这种复杂心态陪伴着我,也困扰着我。不过我想,总体而言这种担忧应该还是良性担忧。

事实上,说是“考”博士,其实更确切应该是“申请”博士。与国内的博士选拔制度不相一样,香港大学不要求书面考试,主要考察依据是一份研究报告。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考上博士其实不甚恰当。我的导师穆雷老师很久之前便告诉我们,“博士不是考出来的”。现在经过这番经历,我终于能体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国内考试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应试能力(包括与专业不大相关的二外等),而申请则体现在前期功夫的准备与平时的积累。因此,申请相对于考试,有很大的不同,省却了考试的步骤,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整个申请过程,包括联系导师,修改研究报告,电话面试等等,都是一环紧扣着一环。因此,申请的前期准备功夫非常重要,与个人的研究能力密切相关。关于这方面,我认为在广外两年的学习,尤其是穆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使我的整个申请进行得有惊无险,顺利妥当。从某个角度上而言,是穆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地帮助我们,把我们送上了博士之路。

我对翻译感兴趣,其实是缘于对英语的兴趣。回想进入广外第一天上课,恰好是穆老师的“翻译研究方法”课程。其时穆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询问我们为何考翻译专业。事实上我们班大多同学都抱着弄文凭,弄学位的目的。语言学太枯燥,文学又太高深,只有翻译比较好弄。当初我们多多少少都抱着这样一个目的。现在回想起来发现真的很幼稚。穆老师曾经用“大五”的心态来形容我们当时情形,我想这是恰如其分的。刚进广外校门,我们对翻译学基本上一无所知,更不敢奢谈两年后的今天会踏进翻译学最神圣的殿堂。我们当时些微的翻译学知识基本是为准备复试而囫囵吞枣的《西方翻译理论》一书。所以说,当初的心态是不甚端正的。而这种心态的调整,从一个学生到学者的调整是我们实现飞跃的重要一步,为我们日后的申请铺平了道路。

随着心态的调整,我慢慢地步入了做研究的轨道。在穆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非常荣幸地在翻译界权威杂志《中国翻译》上面发表了自己文章。作为一个研究生,我哪敢奢望在上面发表文章。当看着自己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爬格子修改而成的稿件变成实实在在铅印文字时,心里的那种激动是难以用文字来确切形容的。我每一步的进步和成功都离不开穆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没有穆老师的鞭策,很难想象我能走到这一步。

在今年所有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的穆老师五位学生当中,我是唯一一个两年制的学生。两年跟三年的学习有很大的差别,事实上,要不是心态调整得早,很早便进入研究准备阶段,三年级几位同学如此刻苦努力,我是很难望其项背的。因此,调整好心态,搜集资料,早点进入研究,可以说弥补了我的这一缺陷。想当初,我挑选语料库这个题目的时候,是完全不清楚何谓语料库语言学,它跟翻译研究又有何关系。这些都是在穆老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慢慢了解掌握的。入学之初,穆老师便带领我们参加了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的语料库研究会议,引领我渐渐进入该研究领域。同时,穆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相关书籍,介绍我向这个领域的国际国内专家学者请教,使我省却了很多走弯路的时间。相比其他人而言,我是非常幸运的。当周围同学看到我厚厚一堆研究资料时,大家都投来艳羡的眼光。

对他人而言,博士申请成功似乎是简单的最耀眼的一步。而事实上,没有研究生整个学习阶段的点点积累,没有严格的艰苦的研究训练,是很难成功的。或许其他考上博士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我想指出的是,对于两年制的同学而言,这个过程会更加辛苦。因此,早点着手进入研究,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会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否则,两年时间一晃便过去了,不提早安排好时间,进行研究过程规划,牺牲的是论文的质量。

对我而言,研究生学习是甜中带苦,有付出也有收获。在这里“忆苦思甜”,似乎场合不太合适,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于师弟师妹我想自己更适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的例子。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留下了诸多遗憾。本来有些不应该成为遗憾,或者可以降低遗憾的程度,而由于我的懒惰或者不经意已经无法进行弥补了。博士求学路方刚开始,它不是终点,而恰相反,是我人生的起点。撰此一文,让师弟师妹们借鉴也籍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