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王宾教授谈“翻译诠释”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陆铭芝

6月20日下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兼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宾教授应高翻学院之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翻译诠释”的精彩讲座。在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之后,讲座正式开始。王教授侃侃而谈,与在座师生分享了其对翻译及“不可译性”的独特理解,他严密的思路、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生动幽默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全场听众。

王教授首先围绕翻译的性质及“不可译性”展开论述。他认为,翻译是一个平台,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翻译是语言结构的转换。语言结构是指语言符号之间的聚合关系。不同语言之间聚合关系转换的可能性/不可能性决定了可译性/不可译性。如同硬币具有两面,任何一个语言现象也同时具备可译和不可译两方面。

接着,王教授借用李白诗歌《静夜思》中“静夜思”句段的翻译,对“不可译性”作了进一步说明。在他看来,“静夜思”可视为一个无标点的文言句段,有五种可能的“断句”,分别为“静”、“夜”和“思”所属的三个聚合段在水平句段层面的五种可能的关系组合,具体如下:视“静”为形容词,“夜”则为名词,两者构成一个形容词组作定语来修饰名词“思”;将“思”读成动词,定语“静夜”旋即改变性质,成为副词性状语;视“静”和“夜”为两个副词,修饰动词“思”,全句段为“静思”和“夜思”之合并;将“夜思”读成一个名词性词组,“静”则为形容词;将三个字全读成名词,即“静•夜•思”。这五种可能的“断句”表达了五种句段含义(sense)。无论取哪一种,都不会与全诗的内容冲突。这五种可能性内在于汉语结构之中。该句段的不可译性可从两方面展示。其一,五种水平的组合关系及其生成的含义,在英语中必须由五个分立的句段来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取其中一个可能的“断句”,就是对其它四个的否定或掩盖。其二,在汉语“静夜思”句段中,形/副/名词的自由转换和彼此间关系的重组,实际上使得事物的状态(名)、性质(形)和活动方式(副)处于互动互换的过程中。但是在欧洲语言内,状态/性质/方式属不同的范畴,虽然彼此间形成关系,但各自的属性一定要区分。也就是说,像“静夜思”那样彼此替代的审美和哲理效果并不能通过翻译再现。因此,王教授提出,语言的内部结构非常微妙,翻译并不能将全景同时纳入视域,只能提供一个视角,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持视角的局限性。

除此以外,王教授还介绍了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译者的任务》(又译《译者的使命》)中所阐述的关于“纯语言”和“可译性”的观点。该文不仅是文学翻译研究的经典,是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必读书目,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更被重读/重释为后现代翻译理论的代表作。王教授指出,本雅明所提出的“可译性”与原文/译文的两种语言之间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可能对应并无必然联系。它是某些文学作品固有的本体特征和“再生”能力。该文认为,译文不服务于原文,而是借助原文而获得自己的生存。

随后,王教授就“纯语言”、“可译性”、“不可译性”、“经验、先验和超验”等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深入讨论。师生们积极提问、踊跃发言,反应极为热烈。在一个多小时的学术交流中,王教授旁征博引,融汇古今,糅合中外,充分地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翻译尤其是“不可译性”的要义,使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受益匪浅,欢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不时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