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第三场著名教授论坛体会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陈艳兰

6月14日下午,在图书馆负一层多功能报告厅,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毅教授作了题为“学术研究中的真问题与伪问题、活材料与死材料”的学术报告。王教授首先介绍提出此论题的原因:1.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与过去搞学术研究的手段差别相当大;2. 过去不乏学贯中西的学者,如今却凤毛麟角;3. 如今整个学术氛围对学风、学术规范不够重视。如何才能提出真问题呢?他引用《荀子•劝学》作序: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业,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取悦他人之意),他以自身最近的研究为例,探讨学术研究中的真伪问题。

制度经济学是最近引起人们关注的一门学问,王教授从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视角研究这一问题,引经据典,通晓古今中外,别开生面。例如:从杜甫《少年行》中的一句:“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原本只是描写穷人生活贫困,王教授却能从中发现诗句所体现出来的农民消费水平低,数千年以来生活一直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农民“耕作之家,终岁勤动,不过仰事俯育之资”。他又从这一现象背后挖掘深层的原因,从比较中西方的税收法律体制入手,解释现象产生的根源,从而揭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王教授看来,白居易、苏轼、杜甫均对中国古代的税收制度有过深刻的描写。如杜甫的《白帝》中的“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以及《又呈吴郎》中“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面对这种沉重的税负,农民或各种弱势群体的表现大多数是“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国病民冤,如聋如哑”或“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等等。王教授还列举了西方政治经济史,特别指出几个重要的法案,揭示中西方赋税制度的根本不同,以此来说明问题。城市经济与商品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在宋代的一首民谣中已经有所体现:“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著行在卖酒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各权力阶层的膨胀,其消费的迅速发展,导致必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压迫,甚至到了一种无法自我控制的地步。王教授总结什么是活材料:即与历史进程契合,穿透性强,而且不仅具有点上的意义,不论对研究历史还是现实都应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什么是真问题:如今现代科学的划分越来越细致,学科之间的壁垒越来越严密,但从深层来看,这些都是不应当存在的,真问题应该能把人一生的学术兴趣贯穿起来。如果没有真眼光,很多东西都会熟视无睹。真问题与伪问题的区别:不应仅仅从专门领域的视角来考虑问题,而应从更加宽广的社会视角来观察。主持人总结道,王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作背景使得他能够跨越众多学科壁垒和狭窄的偏见,进入一种自由的研究状态,再加上其淡泊的研究心态,让我们看到什么是“真价值和伪价值”。

对于王教授的讲课本人深有感触。我们这些学外语的人,可能会说一口漂亮的英语,所谓“出乎口,入乎耳”,最多不过口耳之学,取悦他人的意思多于“美其身”。反思外语教育的现状,是否也在做这“小人之学”呢?但凡有感染力的教师,都能在教学中体现终极的人文关怀,此方可称为“君子之学”,生命力才能长久。所谓“全人”教育,要义可能也在于此。从问题的提出,到整个研究的论证过程,我都能深切感受到王教授丰厚的文史哲知识底蕴,他很好地利用了中国古代文学(诗词歌赋等),但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来切入分析,并通过中外历史的比较,得出与前人研究不同的让人眼睛一亮的结论。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普普通通的研究三农或农民问题,与我们的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然而从他分析论证的过程,我联想到现在很多做文本分析的研究论文,似乎就没有达到这种深度。他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制度经济学)切入文本(分析诗词歌赋),然后以深厚的知识体系作为参照(如中西历史,包括政治、社会和经济更方面,而且有参照物作为反观对比极为重要),最后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

正如主持人总结提到的一样,“学贯中西”不应仅仅会说几句英文和中文,所谓“文史哲”相通,我们现在所做的多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远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对此我们还没有认识到问题深层的内涵,所以感受不到其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学术上的“真眼光”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而且以丰厚的知识底蕴作为参照,才能发人所未发,想人所未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