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2024年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口译实习第一周

时间:2024-05-20点击数:

告别广州的连日暴雨,经过15小时飞行之后,高级翻译学院四位实习生:黄诗妍(2022级会口方向)、刘怡含(2022级会口方向)、汤智宇(2023级会口方向)和张永康(2023级应用口译方向)抵达位于东非大陆的肯尼亚内罗毕,开启为期3周的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口译实习之旅。

第一周的实习(5月13号至5月18号)正值《生物多样性公约》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科咨机构)第26次会议,此次会议旨在为2024年10月即将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作准备。

30FBC

(解家辉老师同本次实习带队教师王丹副院长及实习学生合影留念)

5月13日为科咨机构第26次会议的开幕日,四位同学两两搭档,与中文箱的老师同步跟会,在训练箱进行哑箱练习,每20分钟轮换一次。第一天的语言方向主要为英中同传。开幕式讲者包括科咨机构主席Senka Barudanović女士、《生物多样性公约》代理执行秘书长David Cooper先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Inger Andersen女士等嘉宾。同学们提前拿到会前材料和部分讲稿,但会中仍在接收最新讲稿,所以全程会议形式既有带稿同传也有无稿同传。第一天进行了议程项目一至四的审议,涉及组织事项,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监测框架等。23级的汤智宇同学从未接触过同传训练,但译前准备充分,能在自己的笔记中快速定位发言的重点,语言转换灵活,大部分时候都能跟上;其余三位同学接受过同传训练,但面对有口音的发言和信息密度大且快速的发言,也面临着不适应的困难。但是四位同学随着对主题的熟悉程度提高,学习中文箱老师的输出,掌握节奏,有条不紊,逐渐能够抓住发言的重点。

1F76A

(解家辉老师与同学午休座谈)

午餐间隙,四位同学和中文箱的解老师请教自己上午会议遇到的困难和平时口译练习的困惑,老师倾囊相授,同学受益颇深。

1084E5

1017CD

ECC63 

5月14日和15日的会议完成了议程5到9的审议,主要内容包括审议合成生物学的剩余内容、改性活生物体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改性活生物体的检测与识别、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学意义的海洋区域的进一步工作、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健康,各方代表就相关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发言,针对有意见分歧的议程,主席团成立的相应的接触组(contact group)以形成促成各方让步,调和分歧,帮助大会进一步审议相关议程。经历了第一天代表们的无稿高速神言,不仅是几位同学,各同传箱的译员们也对代表们的语速感到无所适从,在第二天会议结束后,口译员们甚至向主席团和秘书处提交了抗议,这才在第三天看到了代表们语速的些许缓和。不过这些挑战对我们来说是极好的练习机会,第一天会议之后,几位同学熟悉了会议流程与资料的使用方法,于是在14和15日的会议中,大家都觉得比第一天的表现好了一些,这是因为在了解会议流程和资料使用后,大家更能对代表的发言进行预测,对提及的文件名和其内容也更为熟悉,产出时的思考也更加顺利。当然由于代表们语速不同、口音不同,大家还是会出现信息遗漏,甚至是大量的遗漏,在学习了中文箱老师的产出后,我们了解到要抓住对话的主要脉络,选择性删除冗余和次要信息,除此之外,同学们还根据中文箱老师的产出对比了语言风格、信息准确度、译文节奏,并作了相应调整。

 25DED1

(闭会期间解家辉老师带领同学进行视译训练)

5月16日,代表们进行接触组(contact group)会议,全会遂闭会一天。上午,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资深口译员解家辉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视译训练,系统讲解了视译训练方法、训练材料和练后积累,带队教师王丹副院长全程参与此次训练。解老师表示,视译可选择外交部发言人记者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进行日常训练,这些材料都有权威双语对照版,方便同学们自主复盘;拓展训练材料可选择美国、俄罗斯常驻代表团发言,进行平行文本的积累和对照训练,以便熟悉各国立场、积累背景知识。解老师说,视译最重要的是抓句子主干,主干出来后再考虑剩余的修饰成分,在翻译每一句话之前同学们都会先找出主干再组织语言;第一遍翻译后,对比译文进行复盘。训练要有话题意识,同一主题下把不同国家的立场进行对比,积累中国在重大问题如台湾问题、乌克兰冲突等的表态,将其变成active language,这样在视译、同传时就可以节省精力给陌生信息。在输出形式方面,要特别注意语气坚定,减少filler,增加口译的质量,提高受众的信任度。解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在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将视译训练的各个方面深入分析,让在座同学都感到受益匪浅,纷纷表示非常感谢老师的精心准备。

 325932

5月17日和5月18日,大会进入“审查会议室文件”环节,相比前三天的会议内容,这一环节更加关注文件案文内容的讨论,代表发言都是无稿发言,口语特征明显,语速适中,同传负担较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处理上,四位同学输出的内容明显增多,意义表达更为果断。解老师指出,在文件审查环节,可以在电脑上打开英语和中文待审查的文件,当代表提及文段内容时,快速定位文段在文件中的位置,以便在同传时减少翻译已有文段所需精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全新的内容上,如提议修改、增加或删除的内容。除了同传本身外,同学们最大的一个感受是,对于同一案文,各代表的关切和关注不一样,每一处关切都会进行大量讨论,比如,有代表提议某段案文中的动词“invite”,修改为“welcome”,对此持支持或反对意见的代表都会一一发言,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再有各方本着“compromise”的原则达成共识。

5月18日晚10点,经过两天的会议室文件审查后,大会通过科咨机构第26次会议产出的10份L文件(含1份会议报告草案),为下半年缔约方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会议的圆满举行离不开幕前幕后工作人员的努力。在闭幕致辞中,会议报告员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确保会议的顺利举行,并特别感谢所有的口译员,“A special thanks to the interpreters, unseen, but eagerly heard. And a collective apology to them, if our enthusiasm sometimes got the better of us, and we spoke too quickly.”这一周,四位同学真正参与到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努力中,也看到了口译员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发挥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