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至8日,联合国第八届谅解备忘录合作伙伴会议于维也纳圆满举行。此次会议由联合国大会和会议管理部(DGACM)主办,以“语言专业拥抱变革”为主题,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探讨语言专业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路径与合作机遇。我院为中国大陆地区三所联合国谅解备忘录合作伙伴院校之一,派出王丹副院长和国际交流秘书陈芊荟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了此次会议。

图1:线上线下参会代表合影
为期两天的会议围绕外联活动、实习和竞争性考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并分口译和笔记两个平行专题,探讨AI时代面临的变化、挑战及应对。
图2:会议议程
会议提到,2022—2024年期间,联合国语言服务部门积极推进外联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活动规模未达疫情期间的最高水平,但口译领域的活动依然占据较高比例,充分显示出该领域的活力与重要性。
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对差旅和联合国接待能力的影响之后,实习项目于2022年和2023年有所恢复,但由于受到流动性限制的影响,联合国在2024年将重点转向核心活动,导致实习人数大幅下降。与联合国签署谅解备忘录的大学学生和毕业生始终在实习生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为联合国语言服务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在竞争性考试方面,签署谅解备忘录大学的毕业生成绩斐然。在2021—2024年的语言职位竞争性考试(CELPs)里,其占成功入选候选人的比例高达68%,与以往阶段相比有明显提升,有力证明了这些大学在语言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卓越成效。
经过两天的讨论,会议达成共识,强调以下几点:
1. 多语言是联合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多边外交的关键支柱;
2. 语言专业人才对维护多语言环境至关重要,而高校在培养此类人才方面作用显著;
3. 尽管人工智能深刻影响语言行业,导致职业吸引力下降,但人类独有的常识、文化意识、语境分析和判断仍不可替代;
4. 联合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需高素质语言人才,以确保国际交流的质量与效率,尽管工作方式会变化。
针对会议主题“语言专业拥抱变革”,参会代表一致认为:
- 进一步利用技术培养语言专业人才、提供语言服务,同时需要记住不同语言组合工具的开发进展不一,需合乎道德地使用此类技术。
- 制定面向未来的培养计划,培育兼具核心能力与技术能力,且最重要的是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语言专业人才。
- 将AI技能融入课程体系,但要认识到以下事实:为确保质量,对源语、目标语和主题专业知识的精深掌握仍然比技术能力更为重要。
- 培养学生与语言从业者的数字信心。数字信心不仅仅指基本数字素养,也指可迁移的数字技能和对技术的开放态度。
- 根据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培养和选拔语言人才,这些需求包括:任务执行的多面性、工作场所等的灵活性、整体适应能力,以及持续学习的承诺--学习指语言及其相关文化语境知识的精进以及对前沿技术发展的追踪。
- 抵制贬低语言专业价值的倾向,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强调语言从业者的意义和独特的附加值:他们帮助国家和国家之间、人民和人民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作为高级语言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我院将继续与国际大家庭一道,拥抱AI等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与技术同行,但同时坚持对核心能力的重视,强调对语言、文化和主题专业知识的精进,培养具有扎实功底和数字信心的专业人才。
文字 | 马晓婷、于子寒
初审 | 陈芊荟
复审 | 王丹
终审 | 李政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