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讲座回顾】应用翻译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理论逻辑

时间:2021-11-29点击数:

11月25日上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的岭南译学前沿讲座第231讲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知识城校区进德楼506室举行。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傅敬民应邀作了主题为《应用翻译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理论逻辑》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以线下形式举办,为知识城校区的研究生提供了与翻译研究大家面对面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傅敬民教授

讲座伊始,傅敬民教授指出当前翻译研究领域存在的学术焦虑现象,随后着重围绕问题焦虑和理论焦虑的化解展开论述,认为应用翻译研究应把握问题意识和理论逻辑。

首先是化解翻译研究中的问题焦虑,把握问题意识。傅敬民教授围绕“为什么会有问题焦虑?”“翻译研究的问题源自哪里”等问题探讨问题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化解方法,指出问题产生于实践,问题焦虑的产生主要有问题复杂、理论弥漫,研究者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不足,对相关概念理论一知半解且不了解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急功近利和环境压力等原因。对此,傅敬民教授认为,翻译研究者应透彻了解翻译研究的属性、历史、功能、范畴和问题域,鼓励翻译研究者着眼新时代应用翻译研究范畴,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问题。

其次是化解翻译研究中的理论焦虑,把握理论逻辑。翻译研究者的理论焦虑主要表现为对“什么是翻译理论”“翻译理论有何功能”“如何开展理论研究”以及“如何应用理论”等理论问题的焦虑。对此,傅敬民教授指出,化解理论焦虑要把握理论逻辑,提醒大家切记理论源于实践又超越实践,最终还要回到指导实践中去。通过生动的例子,傅敬民教授详细阐释了翻译研究者应该如何在开展翻译研究的过程中,注意翻译研究与其关联学科的融合,遵循权威性、代表性和时效性等理论应用的基本原则。傅敬民教授鼓励研究者关心时事,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着眼我国翻译研究的理论诉求,开展能够指导实践、服务于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讲座现场

在本次讲座中,傅敬民教授对于应用翻译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理论逻辑的阐释极具启发意义,讲座干货满满,值得同学们慢慢学习,仔细消化。傅敬民教授对翻译学科、行业及其合法性的强调,启发了翻译人对翻译行业的深层认识,注重与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从而让社会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进一步助力个人职业发展,收获更高的价值回报。

在问答环节中,现场师生积极互动,向傅敬民教授请教自身在开展翻译研究时遇到的疑惑,傅敬民教授悉心解答。




附:傅敬民教授简介:

傅敬民,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应用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翻译》主编,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兴趣涉及社会学翻译研究、翻译批评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译著《当代翻译理论》、《翻译模因论》、《翻译规范》、《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等17部,编著、主编翻译教材《英汉翻译辨析》等4部,出版学术专著《译学荆棘》等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10余项,曾获得“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