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4月28日上午,本学期第二期翻译学博士论坛在六教A421教室举行。本次论坛由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叶霭云主讲,主题是“大清留美幼童——洋务运动中被遗忘的译者群体”。来自高级翻译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及其他学院和研究中心的近二十名博硕士生参加了该论坛。
叶霭云的演讲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缘由。主要是二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看了专著《大清留美幼童记》之后对这批幼童的命运甚为关注,并发现他们回国后的职业生活很多与翻译密切相关,而翻译史中对这个群体的描述比较模糊,他们对翻译的贡献没有得到公正对待;第二是本研究与叶霭云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有较多的联系。叶霭云博士论文做广州十三行的翻译史研究,而120名留美幼童中有82名广东人,他们在洋务运动中的翻译活动与她的翻译史研究有着一定的联系,对博士论文研究有启发。第二部分是留美始末,具体介绍了这些留美幼童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他们本来要在美国待15年,但由于他们的生活严重受美国生活方式的影响,清政府心有不安,于是分批把他们中途召回。第三部分是幼童的译事活动及评价。幼童回国后一开始清政府并没有想到如何用上他们为国服务,因为语言上的优势,他们很多被派上翻译岗位,以翻译工作作为一种过渡,由于当时译者地位和报酬的低下,他们所受到的待遇是很不公正的;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洋务实业翻译、外交翻译以及传播先进思想的翻译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第四部分是译者身份被遗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幼童留学的经历非常痛苦,他们自己本身不想谈及此事,再加上事务性译者的地位卑微,没有引起多少人对这个群体的注意。第五个部分是研究启示:事务性译者地位在翻译史研究当中不应该被贬低;翻译史研究要有跨学科的视野;研究留美幼童的翻译活动对我们现在的翻译教学、语言服务业用人、招聘等都有启发意义。
叶霭云的演讲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充分显示出了她对这个主题研究的情感投入和学术投入,到场的老师及博硕士学生对这个主题及她的研究方法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大家围绕史料挖掘、幼童翻译的选材和个人经历的关系、他们的翻译活动和社会大语境的关系、译者身份、译者意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穆雷教授特别肯定了叶霭云做研究的飞速进步,并总结了做翻译史研究的方法,强调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治史方法在翻译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到场的博硕士生均表示此次演讲非常精彩,对自己的读书学习、研究撰文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