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建动态 > 正文

重温历史 感悟经典――高级翻译学院党总支学习研讨经典文献、原著系列活动之一 研读英文版《共产党宣言》

作者: 时间:2007-07-30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高翻学院 阅读 865 次

本网讯 4月26日下午2点30分,“学习研讨经典文献 、原著系列活动之研读英文版《共产党宣言》”研讨会活动在高翻学院4教404室举行。此次活动由高翻学院党总支书记梁学宏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组织部副部长黄秀娟老师、国佳老师,我院金明老师、欧阳倩华老师出席了此次活动。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副主任、广东省党史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党建学会副秘书长及广东省监察学会理事杨建伟教授也莅临了研讨会进行指导。高翻学院06级党支部的近五十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活动。

梁学宏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党总支热烈欢迎杨教授的到来,并向在座的各位的专家领导简要介绍了此次研讨会之前的准备阶段。据了解,此次《共产党宣言》的阅读活动是由院党总支及06级研究生党支部共同发起的理论学习研讨活动,结合了高级翻译学院的专业特色,发挥了党员们扎实的专业特长。与会党员将就自己对此次阅读《宣言》英文版的过程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并结合实际,对当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进行积极的思考。

畅谈感受 阐释文本内外

活动第一项为个人独立发言。来自法律翻译研究方向的党员刘江业、来自口笔译方向的入党积极分子曾俊敏以及商务翻译研究方向的党员孙成才都分别上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想和思考的问题。

刘江业认为,在100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就关注到许多现在都存在的社会问题,对许多问题也有精辟犀利的剖析。《宣言》预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但是,在当前资本主义占据强势的现实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如何应对呢?同时,中国也参加到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中,那么中国是否应该对《宣言》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做好应对准备呢?居安思危才能提早防范、免于灾难。最后他关注到中国的腐败问题,提出腐败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斗争的显著表现。

曾俊敏是共青团员,但是他也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并从还未入党的团员的角度来谈自己的阅读感想。他认为,阅读经典,实际上是阅读它的灵魂,即经典中体现的发现问题、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机械地遵从经典论断,犯教条主义错误。正如匈牙利的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契所说:“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重点是方法。”曾同时谈到了自己的一个困惑。为什么每次党代会都要提出一新认识、提出新理论、并且全国范围内有巨大影响,为什么要将新理论写进宪法。联系到《宣言》,他认为,这是哲学层次上的命名意义,即新的事物出现了,必须予其命名才能够进一步探讨其本质、才能提出来供大家探讨、发展、成熟。《宣言》实际上就是对共产主义命名的过程,这一命名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受到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宣言》里的思想有不适应中国当代情况的表现。例如,《宣言》主张消灭消除非公有制经济,但是在中国,保护非公有制经济是写进宪法、甚至是受到鼓励的。所以,命名的过程就是抓住本质的起点,而党代会每一次的新理论都是把握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具有指导的意义。

孙成才主要是向大家阐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并请杨教授能够帮助解答。第一、《宣言》里提到“每一个国家无产阶级打倒本国的资本主义”,但是共产主义是否应该是超越一国范围呢?第二、《宣言》中认为资本主义倾向于降低工人生活水平,但是实际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生活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这实际上在使工人阶级贵族化,达到其分化工人阶级的目的。第三、《宣言》主张工人阶级先夺取政权,再发展生产力,为什么不先发展生产力,再夺取政权?第四、《宣言》里的一些思想或论断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比如,马克思认为当时资本主义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但是实际上,他低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可能性,也高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成熟性,并出现了国家垄断主义这一特殊的资本形式。第五、中国现在是否存在资产阶级?

字字玑珠 解读经典真义

杨建伟教授首先肯定了三位同学在阅读经典著作时的认真态度和积极思考,同时也指出,外语专业硕士生对经典的理解存在一些不足。随后,杨教授细致点评了前面三位的发言,并一一解答了各位发言人的问题。

杨教授首先回答了两位发言者都关注的当代资本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我们应采取的态度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获胜的历史规律。不过,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是人为的过程,是客观规律。那么,它什么时候发生呢?这无法预言,但是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实际上,在马克思后来的著作中,也强调了资本主义的空间没有完全发展之前,是不会灭亡的。

其次,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改善的问题,其实从总量上来看,这是必然的。杨教授自己也曾经访问过瑞典、丹麦、冰岛等北欧国家,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特别好。但是,客观上来看,中国共产党执政才几十年,曾经犯过一些错误,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目前比我们强也是自然的。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问题。第一位同学认为,腐败是阶级斗争的表现,但是实际上,这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中国也没有资产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早在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就在中国消失了。失去了对立面的无产阶级,在中国,就是人民,所以是人民民主专政。而且腐败不是中国特有的,腐败可以说是社会转型期间,一少部分领导干部滥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缺乏监督和自身素养而导致的问题。政治和腐败不能混为一谈。

第四,杨教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发展中的理论。共产主义强调消灭私有制,但是目前在中国,保护私有财产受到宪法保护,毕竟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指导思想已经形成一个链条,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毛泽东主席在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中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明了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问题,要采取不同解决办法,要不断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要强调的是其基本原理没有过时,例如“剩余价值理论”绝没有过时。杨教授向大家讲解了对价值理论的正确认识,即只有第一线的工人的劳动才能够创造价值。

第五、依据“每一个国家无产阶级打倒本国的资本主义”就说明共产主义革命是有国界的,这是形而上学的理解。一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对整个国际无产阶级事业本身就是贡献。

第六,工人阶级先夺取政权,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认为,夺取政权之后,可以凭借国家的力量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例如,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虽有弊病,但是在其施行的前期,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是举世瞩目的,甚至曾经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仅稍落后于美国。当然,苏联的重心放在重工业上而不是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建设上是苏联的失误。中国长期以来实际上也没有把经济建设一直放在首位,直到邓小平之后才确立了共产党以人民群众过好日子为目标的思想,这和《宣言》不谋而合。

杨教授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最高纲领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在于为人民谋幸福、保卫人民的利益。

思想交流 智慧分享

会议第三项为自由交流阶段。因时间有限,只有两位同学获得机会向杨教授提问。

高翻学院06级党支书赵睿同学从自身工作经历谈起,说出对目前非党员乃至党员对建设共产主义的信心不足的现象的困惑。

杨教授认为,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是检验共产党员的一条基本标准。建设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经过科学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是真理。但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就像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只能解决现时代的问题,未来的问题未来解决。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否能够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个提问的是口笔译研究方向的党员王贤。王贤提出中国的农民工问题是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人民谋利益,但是有的农民工甚至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甚至有记者私下质疑中国工农联盟的现实性,认为中国是在进行资本主义中国化;此外,还有中产阶级的地位确认问题;凤凰卫视也曾经做过朝鲜系列报道,发现那里的共产主义非常僵化,经济活动非常少,几十年停滞不前。朝鲜的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吗?而中国近二十年经济发展迅速,也出现了太多问题。解构主义者德里达说,作者已经死了,文本的解读在于读者。那么,我们此次阅读经典,是否应该更加关注现实的问题呢?当我们关注现实时,却发现许多术语远未出场,这又该如何改进呢?

杨教授认为,我们当然不认同中国资本主义化。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必须的,就像毛泽东主席说过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民族气概、民族味道。我们不能用经典来指导当下。中国的农民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以前是因为国家太贫穷。但是近十年,我们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来,我们必须改变中国农民的困难境地。大家也可以看到,最近十年,国家的每年中央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从严禁给农民打白条,到后来的税改费,中国农民已经不需要交农业税了。中国农民的境况一定会得到彻底改善的。

至于朝鲜的共产主义问题,应该是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问题。中国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朝鲜有朝鲜的社会主义。

结语

杨教授高度赞扬了高级翻译学院此次活动的开创性意义。他表示自己还从未参加过高校此类活动。此次活动是高校研究生党员直接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能够开展研讨会交流思想、相互启发。实际上,高校的党员思想工作需要强化,所以此次活动是一次提升理论积极的重要途径、也是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机会,非常值得坚持做下去。

最后,梁书记代表学院党总支及全体研究生党员感谢杨教授的精彩点评和鼓励。通过此次活动,大家也从杨教授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此次研讨会是一次思想交流、思想碰撞的盛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