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联合国资深同传译员为高翻学院传经送宝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8-06-04 作者:07级研究生张晋南 侯磊

5月中旬,联合国资深同传译员史蒂芬?博尔(Stephen Pearl) 和夫人布里吉特?博尔( Brigitte Andreassier-Pearl)来到我校,为高翻学院口译方向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讲学。

史蒂芬?博尔是英国人,毕业于牛津大学,曾服役于英国军方,在军队期间接受了高强度的俄语训练,是联合国的第二代译员。他通晓英、法、俄、西等四国语言,并自学中文。为联合国工作长达37年,期间任联合国总部口译司英文处处长十五年,直至退休。

布里吉特?博尔是法国人,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法国文学博士,为联合国工作达37年,2003-2007年任联合国口译司司长,通晓英、法、西语。

博尔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他自己谈到,在退休之后,他对如何实现中、英两种存在巨大语法、句法差异的语言间的同声传译十分感兴趣,因此,博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自学中文,并寻找材料,进行整理、录制,制定了详细的七阶段教学计划。

在广州市内参观访问的过程中,博尔对许多中英对照的招牌和店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名伦敦出生的母语为英语的翻译专家,他对这些名字的翻译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认为这些译文是 “圈内翻译”(inside-the-loop translation),不能很好的向外国人传达深层次的含义。博尔戏称,可以请有关部门聘请他为“中国总译改师”,让他来帮助修正此类不当的翻译。

博尔夫妇曾多次来到中国,在北外、上外进行过讲学。此次,他们来到广外是为高翻学院学习口译和同声传译的同学进行一段时间的高强度集中培训,不仅帮助学生巧妙运用同传技巧,同时也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针对中、英同传中句法、语法处理上的技巧和方法。

在两周的训练过程中,史蒂芬?博尔把其训练方法分成了几个阶段,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史蒂芬?博尔根据同学在口译时所出现的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的问题做出了十分详细的指导,并为口译方向的同学如何练习同传提出了独特的建议。在上课过程中,博尔强调,同声传译的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添加或者删改发言人的讲话,而应当十分忠实的传递原语的各项内容,他提出,在选择词语的时候,应当要采取“80%策略”(80% solution),即选取最常用的词语,而并非将同声传译中宝贵的时间耗费在寻找“更好”的词句之上。这对于学习口译和同声传译的同学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性,特别是在实践中无法跟上发言人速度时,这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之一。同时,博尔先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强调,为了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内容,同声传译员应当保证自己的发音清晰、正确,语言流畅。上课的过程中,博尔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细致认真的讲评分析以及他丰富的个人阅历和同传经验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使整个课堂异常生动。

讲学期间,博尔夫妇出席了我校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史蒂芬?博尔作为特邀嘉宾在开幕式上发言,布里吉特?博尔也在5月27日为我校学生奉献了一场十分精彩的与联合国口译服务相关的讲座。

史蒂芬?博尔也与高翻学院口译系的教师座谈,共同探讨口译教学特别是同声传译教学方面的问题。博尔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固有成规,实现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教授学生时候,要因材施教,不能给他们太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要注重小班教学,对学生逐个培养,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这是成功同传教学的关键。在技巧方面,应该教授学生不同技能,使其能应付不同的挑战和困难。对于“同传箱子”,博尔先生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学生技能不够熟练的时候,让同学过早进箱子练习,无疑是“ 浪费激情”。他比较强调视译训练对培养同学反应能力,以及培养大脑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最后,他强调练习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给学生不断的练习,才能由量变到质变,实现突破。高翻学院口译系教师与博尔先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这无疑对高翻学院日后的口译教学和口译研究提供了绝佳的经验和借鉴。

博尔为此次来广外讲学做了大量的准备,博尔夫人表示,虽然只有短短的12次课时,但是博尔却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这让同学们十分感动。2周的时间实在太短,大家对博尔都依依不舍,希望博尔能再次来广外向大家传授同声传译的技巧和心得,更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同两位联合国的资深同传译员交流。博尔夫妇也都表示,今后如有机会,一定再到广外来交流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