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8-07-03 作者:2006级翻译学研究生刘畅
初到广外,两个愿望马上得以实现,按照时间顺序,第一,做了平生第一次口译兼职;第二,在众多名师课上学习。第一个学期似乎就在忙碌的上课、下课、作业中度过。
在广外高翻的最大感受是,别想你能不能,关键在做不做。
回想起来,进校伊始,第一个觉得不可能的,是按时完成学术写作课每周布置下来的作文题。这是一节由美国老太太上的写作课,有着典型的美国式的轻松、热情和幽默,也展示了常常被我们忽视的美国式的严格、认真和“不近人情”。从行间距、字体、空格等格式细节,到你写的每一段、每一句的理由和作用,都有明确的要求。每篇作文最后,还要用一两句话写上中心思想和目标读者群。课堂考试,老太太控制时间也是一点儿不含糊。交作业时,要求你交上实实在在的文章一稿、二稿和终稿。不知是文化的因素还是语言的因素,每次老太太布置作业,都要花费几分钟时间来解释,而我们还是曾经发生过交流不通导致的各种问题。比如因为一次七天长假,某项作业是否按原定时间交引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辩论。学生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其他老师的作业顺延一周,老太太的课也是。但是,老太太“霸道”地认为,我的课已经布置好了,不受你们中国放假不放假的影响。这位老太太经常用“你们中国”,“我们美国/西方”来开头,她上课时经常强调的一些词现在还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比如CLASSIFICATION, PERSUATION,POWER,VALUE,老太太给我们放的一部电影“十二怒汉”也使我第一次亲身体会到美国法制的严密,那所谓的“合理的怀疑”。我敬重老太太,因为她直爽认真,因为她的课引起了我对自己一字一句的斤斤计较,引起我对文字力量的反思,引起了我对中美不同文化的一些思考。回想起来,每次要完成老太太的作业,都得花两三天的时间。我当时的强烈感受是,在老太太的课上,能够顺利及格就是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了!
研一除了上老太太的课,还有翻译理论课、翻译实践课、翻译研究方法等其他八门课,这九门课,门门不轻松,一口气读下来,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终究被我们完成了。
这九门课,是我们从本科生转化为研究生的一次转化过程,从课程的选择、老师的上法、学生的学法转变开始。我们一次又一次“被迫”走上讲台,向大家展示自己为之羞涩不已的研究成果;我们一次又一次跳入“组织的陷阱”,小组合作已经成为多门课程不可或缺的作业方式……广外被封为CPU(Crazy Presentation University),这个绰号果然名不虚传。为了制作数个P,每个人似乎都有那几宿未睡的经历,两三个、四五个组员在一起叽叽喳喳,为了达到老师那些看似不可能达到要求:要有自己的创见,要做研究,要有技巧,要能当场答辩,要写课程小组论文……
因为我们是两年制研究生,所以时间格外紧张。这九门课,就是我们四分之一研究生生涯的见证。
如果说,研一上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些像本科阶段,主要任务是上课的话,那么从研一下开始,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完全成为我们想象中的研究生生活了。首先课少了,一周只有三大节课;其次压力大了,而且是撰写论文的压力,不仅有毕业论文,还有参加学院甚至地区硕士论坛提交论文的压力。
我参加学院硕士论坛时有两重身份,既是组织人员,又是参赛人员。既参赛又参于组织,同时还参与其他一些社团活动,硕士论坛看起来又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参加论坛最大的担心是“自己能行吗?何必要上台秀短呢?”但是,参加学院举行的硕士论坛时,评委老师并不像我们以前旁听学长们的开提答辩那样,数个问题像机关枪似的连射不停,而是非常和蔼,以鼓励和启发为主,引导我们认识自己的问题。话说回来,作为学生,犯什么错误、有什么问题都不可怕,没有人笑话你,只要你勇敢地面对你的短处,老师都很乐意帮助你。参加院里的论坛后,受到一些鼓励。但当导师要求我们参加泛珠三角地区硕士论坛时,心里的胆怯顿时扩大了无数倍。参加学院论坛后,明白自己的论文问题很不少,难道还要到香港澳门和广东其他高校的专家面前、在其他院校研究生面前“班门弄斧”么?那时的心理压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当时只是感觉,这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导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让我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准备论坛发言。实际上,会前预计中的狂轰乱炸和严厉批评,变成会上众老师齐心协力帮助发言人寻找问题所在。会后我们这些发言人内心惟有兴奋和感激,与从广外启程时内心的紧张和胆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无比庆幸,多亏了导师的坚持和鼓励,否则我们永远走不出自我封闭的怪圈。作为学生,有这样的成长机会实属不易,必须懂得好好珍惜!
眨眼到研二了,开始正式撰写毕业论文,思考自己毕业后的出路。
从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开始,我就在心里打上了很多问号,我能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吗?最现实的问题是,找谁帮我做问卷调查呢?有没有翻译课的老师同意借出正常上课时间做调查呢?数据分析方法可靠吗?样本选择正确吗?试验结果可靠吗?最后得出的结论与预先设想的不同甚至相反怎么办呢?什么时候可以写出第一稿呢?如果原定计划不行有没有PLAN B呢?
毕业论文检验我们是否达到撰写规范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半年的时间必须完成第一稿,否则来不及修改,来不久补救。我们能否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懂得如何做硕士论文、能否顺利完成呢?
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看似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你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导师的帮助,还要得到数十名毫不相识的师生的帮助,并祈祷实验设计没有太大漏洞,这样的实验结果才能真实可靠可信。
事实又一次证明,作为学生,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次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从英文学院的管建明、刘建达、黄跃文、王海瑛等诸位老师,到该学院高翻方向大三、大四的每位同学特别是学生干部,都给予我积极的建议和热情的配合。这篇论文,完全是众人合力才能最终成形。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不仅可以请教导师和同学,而且从他人身上寻找到力量。我很感激各个院校的师生,甚至想到向两位正在读机械专业和数学专业研究生的高中同学咨询相关问题,通过高中同学又找到了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统计学的研究生。素不相识的师生为我提供的帮助,似乎给我注射了一剂强心剂,增强了我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信心。
做论文的过程,也是一次考验自己综合能力的过程,更是一次不断被感动和充满感激的过程。撰写论文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在导师组织的每周导读上得到导师和同学的帮助。每周导读时,导师和所有同门的同学,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都会参加。我还记得自己带着一打的问题,上讲台细数自己写作论文时碰到的问题。当时我仍旧苦恼不已,因为同学们提供的建议也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经验证明,到了研究生阶段,希望从老师或者同学那里直接获取问题的确切答案是不可能也是没必要的。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撰写论文、毕业答辩,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便是,不求轻而易举获得问题的答案,但求一路不断探究,找出新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能将之付诸实现。
其实,所谓“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一次成长、成熟的过程。未来还有很多未知、复杂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任务没有完成之前,你为之苦恼、焦急,质疑自己,甚至质疑任务本身,似乎任务完成的那一天是不可能到来的。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回头想来,之前的担忧和恐惧都随之而去,有的只是成功的暗喜。我们的许多“研究成果”就是在完成导师布置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不经意间获得的。例如,有的同学修改课程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几位同学一齐参与编写理论著作或者翻译作品等。完成多项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在你眼中,这不只是一次学习任务了,而是你漫长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脚印。不管你是否在这一步上瘸了脚、伤了头,关键在于,这一脚你已经迈出了,而你的眼睛永远看着前方。每次回头,你为自己的进步而欣喜;每次展望,你为未知的未来而兴奋。不是惧怕,因为多次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经历告诉你,不要害怕面临未解决的问题,你总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向前迈进新的一步。
在写论文的同时,我想到了读博。在申请和备考的过程中,又一次得到学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我从内心非常感激他们,但是很遗憾,自己仅差一步之遥没能获得最终成功。但在南京大学考博时,短暂几天的校园行,和南大的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导之间的交流,让我更加了解和钦佩南大的师生和学术氛围,对读博这条道路更加向往。虽然读博仍旧是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的心境改变了,既了解了自己的差距,心态上也不那么急躁。尝试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在职业上的最后选择。
使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变为可能,这是从本科生成长为研究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临近离校了,我发现自己的内心充满感激。感谢既像慈母又似严父的导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感谢同门师兄弟姐妹的帮助和支持,感谢高翻学院的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辛勤劳动,感谢其他学院众多师生的无私帮助,感谢学校和学院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其实,仍有很多感触和想法并未在此诉说,临近毕业,我们的心情因离别而思绪纷乱。在广外所学习到、所感受到的一切,不可能通过一篇短短的文章来尽情倾诉。最后,希望所有来到广外高翻读研的同学们珍惜宝贵的校园时光,勇敢面对任何“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胆地开发自己。祝每位同学在广外都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