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洁白的丰碑 不朽的精神: 记傅雷诞辰百年纪念暨“傅雷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8-05-19 作者:2007级研究生 郑晔

近日,中国学术界迎来了傅雷诞辰百年纪念活动。为期三天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5月16日在南京拉开了帷幕。会议由南京大学、江苏省作家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主办,南京大学法语系和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承办,吸引了海内外大约180名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青年教师和学生。其中包括傅雷长子傅聪、次子傅敏夫妇、金圣华、吴岳添、郭宏安、罗新璋、谢天振、王宁、许钧、王克非、著名作家赵本夫、毕飞宇、范小青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学者,以及著名作家、艺术家、出版家等各类专家。大会除大会主旨发言外,还有四个分会场发言100多人。我院穆雷教授作为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嘉宾作主旨发言并主持大会发言,2007级博士研究生桑仲刚、欧阳东峰和2007硕士研究生郑晔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宣读论文。与大会同时举行的还有由国家图书馆和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主办的“洁白的丰碑――纪念傅雷先生被年诞辰展览”,以及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等系列活动。

展览合影

大会由南京大学许钧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各承办单位的领导和傅敏先生分别致辞,他们共同回顾了傅雷先生毕生的翻译成就、文学创作、治学思想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高度评价了其对中法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遗产所做的杰出贡献。大会主题分为“傅雷精神及其艺术人生”、“傅雷的翻译与时代意义和社会影响”、“傅雷翻译的思想与文化意义”、“傅雷的翻译观和读者观”、“傅雷翻译的‘诗学’研究”、“傅雷的经典译作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傅雷家书及其影响”七个方面。

穆雷与傅敏夫妇在傅雷展览会上

香港著名翻译家和傅译学者金圣华女士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傅雷的翻译生涯,她认为傅雷的人生多姿多彩,我们对他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方兴未艾。余光中先生因故不能出席,但也发来一篇文章由金圣华女士代为宣读,他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散文诗中满含激情地歌颂了傅雷精神。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认为傅译从实践上证明了译者的重要性,打破了三个“译者隐身”的神话。作家赵本夫先生认为世界还不了解中国,不了解傅雷的翻译,我们应该跟世界互动交流,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目前中国学者对傅译的研究还没有上升到对其翻译美学的研究,他从语符翻译的角度分析了傅雷的图像翻译,令人耳目一新。社科院研究员罗新璋先生说自己在台湾曾经开设傅译十六讲,大会上他简单介绍了自己对傅译的环境和译者群体。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生态翻译的概念,把翻译放在生态的环境下来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穆雷教授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傅译在中国的研究进行了剖析,指出目前傅译研究方法的陈旧单调,应该学习借鉴一切科学的研究方法,完善研究路径。除了上述翻译界的学者,还有来自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国内外艺术界、文学界、翻译公司等各个领域对傅雷和翻译感兴趣的学者和朋友,他们都发表了自己在本领域和本专业的视角下对傅雷及其翻译的看法见解,他们对傅译的研究和体现的傅雷精神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扬。

穆雷在大会上作主旨发言

各个分会场内,与会者积极参与发言讨论,主持人最后总结点评。我院三位研究生在各自的分会场也做了相关发言,他们分别从哲学、人文、研究方法层面阐释了自己对傅雷及其翻译的看法。会后他们还跟众多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了解到许多新知识和新观点,特别是深刻体验了翻译界老前辈们对翻译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受到了刻骨铭心的专业精神教育,坚定了从事翻译事业的决定,同时也明确了人生的方向,收获极大。

穆雷在大会上主持发言

许钧教授最后做了“傅雷对于我们时代的精神”的发言。他说翻译不仅是文字的转换,还是精神的传承,并从文字、文学、文化和思想四个方面探讨了傅译。他对大会的参会者表示感谢,认为参会者不仅探讨了傅雷精神,也从各个方面表现出了傅雷精神。

此次大会非常成功,得到傅敏先生和傅聪先生的高度赞扬和与会者一致认同,正如许钧教授所说:“大会小会会会精彩,会上会下句句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