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广东省翻译协会第五届年会会议有感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7-12-03 作者:高翻学院 2007级国际会议传译方向

12月2日,平生第一次聆听学术会议。尽管是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参与的,但也能感觉到其中活跃的思辨和学术的庄严。

这是广东省译协第五届年会,在行政楼国际会议厅举行。参会的代表中有许多著名教授、博士生和研究生等。坐在会场中,望着讲台背景上醒目的标题:“翻译与建设创新型广东”,我对这些学者将谈的内容充满期待。

首先,徐真华校长做了亲切而中肯的开幕词发言。他娓娓谈到自己作为译者的感触和经历,再感慨回顾了近年来翻译事业的发展和译者地位的改善等等,并表达了对翻译事业前景的乐观态度。徐校长有60万字的译作出版和50万字的未出版译作,对于仍是翻译初学者的我来说,这过百万字的译作实在是一项巨大的成就,但徐校长谈到这里时却十分谦谨淡然,深情洋溢着对翻译工作的享受和向往。这不禁让我想到,做学问的快乐在于对于所学所问的热爱和执着,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有。这是一种无须张扬的厚实人生,隽永回味,淡泊明志。这怎是一笔稿酬所能衡量的呢?

简洁而有致的几项仪式后,会议的主题发言正式开始,主持人是中山大学的王东风教授。

第一位发言的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金惠康教授,他的讲演题目是《跨文化翻译中的中国英语》。跨文化交际和中国英语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之前我曾看过金教授早年在《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发表的《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CHINA ENGLISH》, 对其中所提出中国英语特征和成因十分感兴趣。当时的那篇文章引起了我对于中国英语在英语当中合理合法性的思考和困惑。会议上,金教授对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深入探讨。他谈到英语作为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的三个中心派系(three concentric circles)分别是内部派系(the inner circle),外部派系(the outer circle)和拓展派系(the expanding circle), 让我们首先对于英语作为世界英语的特征有了了解。接着他认为中国英语属于内部派系,其特征有属于英语变体,用于表达中国特征事物和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立足于正规英语、并能够增加英语词汇和表达式等。金教授还谈到了中国英语的成因等。这时,我的疑惑一扫而清,这系统地说明中国英语具备在英语当中的合理合法性。 在讲到中国英语中借用词汇的方式和特征时,金教授援引了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当中的许多生动例子;在讲到译介的问题时,又引用了电影《卧虎藏龙》及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字句等。讲解旁征博引,古今中外,亦雅亦俗,极具说服力又十分有趣。我想,我们在学做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尝试不断地广泛联想、联系,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单纯着眼事情的一方面。金教授的发言让我对于跨文化翻译视角下的中国英语有了更多的认识。

广外大高级翻译学院的穆雷教授是第二位发言者,她的讲演主题为翻译本科教学体系探索。穆教授在发言中使用明晰的图表和简洁的语言阐述了国内翻译教学体系的分层分类,各种相关教学项目及其课程设置等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举例香港两所大学的通识教育,她谈到现在内地大学翻译学科教育仍可改善的方向。这让我联想到,陈福康教授曾说过学语言的学生,特别是学翻译的学生,一定要主动有意识的广泛阅读,善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们在本科阶段普遍缺乏通识教育;现在到了研究生阶段,除了学习相关课堂知识,是否更应主动进行补偿式学习,广泛涉猎。这又让我想起易中天老师在《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与历史》一书中曾说:“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老想着学了以后有什么用。…只有既学有用的东西,又学看起来没用的东西,才全面,才丰富,也才自由。”穆教授在发言中还谈到定位的问题,很多教翻译的教师对于自己的定位感到困惑和迷惘。是的,不仅是这些教翻译的教师们,我们作为学翻译的研究生,也应该有所定位。知道自己所学的学科定位是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学习目的是什么,个人发展规划如何等等,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充分利用仅有的两年时间,而不至荒废。

第三位发言者是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语学院的吴伟雄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漫谈涉外旅游活动中诗词佳句汉英翻译的目标与对策》。吴教授主要从“最求最高境界,译出最佳效果”两个大方面,分层阐释了自己在旅游翻译方面的目标和策略。讲演当中,吴教授引用了很多的自己翻译经历经验,在比较译文当中与我们共同思考。他的讲演正如他所提倡的翻译效果一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感染力强、见效就化”。吴教授提示我们,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应善于“仿照成诗佳句,译出新的内容”。这一点对于我们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而在做翻译的过程中,吴教授以“无限修订译文,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身体力行,告诉我们翻译作为一门“遗憾的艺术”需要不断地臻善雕琢,切磋斟酌。另外,这也告诉我们学研究、做研究是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没有耐心做长期的研究,也难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谈到翻译的练习,吴教授说自己连出外玩游时都会随手译诗,并像个“票友”一样不断品赏玩味字句珠玑。这让我们再次看到了,真正的学者以学问为意趣,把学问揉入生活。吴教授还提到翻译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译外功”的培养,这再次印证了成为一名合格翻译的必备条件是“通识与专才”(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的结合。

澳门理工学院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的林巍教授最后一位发言,他的讲演题目是《法律翻译与比较法律文化》。林教授运用条理清晰的图表,阐述了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化研究如何交叉演变到跨文化交际翻译等崭新的领域,法律翻译与比较法律文化各自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发展,及这两者如何相互联系等,让我们对主题有了了解。发言中,林教授主要从“语言符号、法律概念、法律文化及其相互影响”和“中西法律文化的对应及其翻译”两大方面阐释了主题。林教授在讲演中提到了几点让我印象深刻:首先是再次领略语言文字的强大力量。林教授用《物权法》的制定由于语言文字问题长期难以通过的例子,让我们了解到,在法律的角度看,一字之差能影响整个社会。这再次提醒我们翻译工作的神圣庄严。其次是关于文化的价值观。林教授在讲演中用鲜明例证告诉我们“文化没有先进落后之分”。这为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考量文本意义增添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我们深知,天赋人权,人生来平等。但我们是否在翻译中无意识地对不同文化加上了不同的砝码,从而缺乏了客观精神和世界的眼光?而我们又是否应该或者是否能够在翻译中不加任何个人色彩?这都引发了许多思考。最后是关于学有所专的问题。林教授谈到,法律翻译应深入了解法律理念,法律文化,广泛阅读相关书籍。他还特别带来了论文,提醒法律翻译的同学会后参看索引书目。《师说》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在研究专项翻译的时候是否应有所专长,而不是仅限于语言层面,这样是否能够让我们的翻译研究层面更为深广,社会涵盖面更宽,学科交叉性更强?

讲座的最后,我向金教授就“外来工”的翻译提问。原因是现在普遍使用的“migrant worker”在英语文化中的意思与“外来工”有出入会产生误解。如:In England, the epithet "fruit bum" has been used to refer tomigrant workerswho travel on freight trains and work in orchards.金教授从文化歧视的角度进行了回答,认为该词翻译不甚理想、有待商榷。

下午,我聆听了在行政楼第三会议室的第一组讨论会。讨论会上教授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演讲带给了我们很多新的思考。比如詹成老师就广外大高翻学院为例,介绍了同声传译学生的实践教学手段。一方面让我们从教学的角度审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促进我们更好地自我定位;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口译研究方向的范例,引发了感兴趣口译研究的同学的思考。李涛老师就翻译中的排版问题进行发言。这是一个较为新的视角,引发了在座老师同学们的兴趣。方开瑞教授的讲演主题是《从叙述声音的文化阐释看翻译教学》。讲演过程中,方教授引用了许多中外著名小说文本阐释“外视角”的观点,谈到“创作、翻译、批评三者密不可分”等。王斌华老师则以《现场口译质量评价模式的构建》为主题与大家探讨他的评价模式。他勇于接受质疑的大度和谦虚谨慎的大气使我们深受感染。学术研究,是否就需要真实的学术批评和学术评论。从来没有生来完美的事物,但只有在质疑与反质疑的过程中,我们才可能无限接近完美。

当然,参加这次年会也有些许遗憾,比如会上讨论交流仍觉不够;发言人因时间有限不能讲完,听众仍意犹未尽却无法续听;自己应该提前多做些会前的准备阅读等。

事物都是息息相关的,每次聆听学者的讲演,我都会由他们的话语联想到关于生活,关于理想,关于态度,关于当下。我不禁又陷入了思考: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现有和不断求证猜想的过程。而人生是否是一个不断确证幸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