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从文化多样性看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6级翻译学研究生 李佳畅

3月1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叶舒宪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睿智的话语为我们上了具有启示意义、内容内涵深刻丰富的生动一课。这场名为“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的讲座不仅为在场师生普及了人类学和比较文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扩展了研究的视野。

作为中国神话学会的会长,叶教授先以“月兔神话”引导我们对家喻户晓的“月兔”形象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在他的阐释下,一个个奇妙的中国神话形象被重新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研究的价值。本着这种破除陈规,放眼世界的态度,叶教授总结了20世纪后期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破疆域化”或“去除界限”,换句话说就是“破学科”发展。他还进一步提出知识全球化是学科开放更新的动力。作为翻译学研究方向的学生,这一点让我感触良多。翻译是以外语为工具,以百科知识为依托的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和翻译相关的学科都或多或少与文化研究有所关联,比较文学的研究因而也就为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实践启示,例如谢天振教授从事的译介学研究就将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学科高度。

叶教授的讲座中提到了“学科本位主义”这么一个概念,指的是片面强调自己所研究的内容,认为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而忽视甚至贬低其他学科的作用。这个问题现在已经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翻译这个研究范畴当中也不乏这种问题的存在。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从事笔译研究和实践尤其是文学翻译的人会对口译不屑一顾,认为口译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又不具备理论基础,只要反应快和有一定的语言功能就能做好口译。反之,口译专业的学生会认为翻译理论对口译实践毫无价值,而忽略了整个翻译学科之间紧密的联系和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具有“破学科”的意识,重新思考整个翻译研究的走向,以多元角度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做到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将认识推进到更高的层次。叶教授在一篇名为《“文化”概念的破学科效应》中写道:“学科本身不是目的,而应视为认识事物的手段,相当于庄子所说的“筌”。只要能捕到“鱼”,不必计较“筌”的得失存亡。”我十分赞同他的这种观点。鉴于我国当前界限分明及专业性越来越强的学科设置,要实现知识的相互渗透,提高认识事物的水平就必须勇于打破学科间人为设置的界限,摈弃学科本位主义。从我们研究生的角度来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不仅仅限于把自己专业课程学好就可以了。另外还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学科间的潜藏联系,找到新的研究切入点。要做到以上这些方面,不付出刻苦艰辛的努力以及经过长时间的研读思考是无法实现的。

叶教授还讲到了人类学研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叫“田野作业”,即深入到被研究对象的环境中了解当地人的习俗、文化、行为方式等等。他由此还感叹道现今许多学者在做学问时不进行切身深入研究,而只是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资源将别人的研究成果东拼西凑,功利心强。这一点不免让人深感担忧,因为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了学术界风气浮躁腐败、泡沫学术泛滥。另外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来看,国内存在着这样一种突出的现象,翻译家们多忙于自己的实践活动,少有意识或时间把自己的实践归纳总结为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而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又疏于进行实践的锻炼,在进行文本分析时难免让人觉得是在“纸上谈兵”,套用理论的条条框框,由于缺乏自身实践的体验剖析的深度自然不够。这种现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思考和改进。这方面乍看上去和跨学科研究关系不甚紧密,但由于现在的翻译研究进入了文化转向时期,仔细考究翻译现象的话我们会发现许多文本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有时不经过实践自己查找资料则容易忽视一些看似浅显易懂实则有更深含义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又包罗万象,覆盖了多个学科间的知识。因此,或许我们也该借鉴人类学这种田野作业中强调的亲身实践意识,将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研究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研究,利用两者间的辨证关系进一步促进翻译学的发展。

以上便是叶舒宪教授的讲座在跨学科研究这方面给我的一些启示。总的来说,人类多样化的知识有着各自宝贵的价值,而在进行与文化相关的研究时我们不应忽略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不应把自己的思维束缚在某个狭小的研究空间里。当然,思维的创新和多元性要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和前提,所以摆在我们研究生面前的严峻任务不仅包括了解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还要有包容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从其他学科广泛汲取养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跨学科研究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