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高级翻译学院首届翻译教学研讨会综述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贾兰兰

高级翻译学院首届教学研讨会于6月3日上午顺利召开,校研究生部主任邹启明教授、学报常务副主编郭德茂教授,编辑肖欣怡、许莲华老师应邀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莫爱屏副院长主持,学院教师就各自研究领域并结合翻译教学实践发言并讨论。

褚东伟副教授的发言以《精译与泛译??“翻译工作坊”课堂内外的建构主义操作》为题。他引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即学习是个能动的过程,在这个能动过程中学习者根据其目前或先前的知识构建新的观念或概念。基于这种理念之上的翻译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把翻译结果和翻译能力并重,在培养学生语言知识(linguistic knowledge)、百科常识(encylopedic knowledge)和语言转换知识(transfer knowledge)的同时,通过有效的理念和程序设计,引导学生在短期目标上实现突破,在长期目标上建立自己的应对策略并树立坚持贯彻这些策略的信念。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精译”和“泛译”两个概念并举例阐述它们的具体操作。前者是注重“质”的翻译训练,后者是注重“量”的翻译训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康志洪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汉英翻译中专名的翻译与回译》。他谈到,世界上一些主要语言之间,专名的翻译与回译基本上不构成翻译的大问题。但是在汉英语言之间的翻译过程中,却往往是制约翻译的一大瓶颈。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语言文字和文化差异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人们对专有名称跨语言应用存在着许多片面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客观了解并具体解决专有名词的翻译和回译问题,康志洪老师设计了相关的几组练习(包括人名、地名/地址名、机构名、公司企业名、商品名、书籍文件名等的汉译英练习),并结合几个相应的思考题,使学生认识到对这一类词的处理是否合理,与译者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能力基本没有什么关系,译者的背景知识、资料占有和资料检索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希望引起学生对专名跨语言应用的相关问题予以关注,进而展开认真的理论研究。

李明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语篇图式观照下旅游语篇汉英翻译中语篇信息的重组》,他介绍说,旅游语篇是汉语和英语中的常见语篇,在交际中实现“信息(informative)功能”和“呼唤(appellative/vocative)功能”。由于汉英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不同,其实现预期功能的手段和方式殊异,体现在语篇上便是它们在各自文化中都具备一套为读者熟知的、相对固定的语篇图式(schema)。就汉语而言,其图式主要表现为:景点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发展变化及业绩-风光景色及景观-人文特色(包括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典故、以及文学作品及诗歌对于景点的颂扬)-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如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活动或安排,对偏爱特殊运动项目的群体的安排等)-地理位置-服务设施。而英语旅游语篇的图式则表现为:景点的地理位置-主要景观-服务设施-交通状况-人文特色(包括当地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和典故)-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如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活动或安排,对偏爱特殊运动项目的群体的安排等)-社会特色(包括在环保、慈善方面的活动安排和景点特色)-负面现象(包括当地环境、服务设施方面的不足或不利之处)。因此,译者在旅游语篇汉英翻译中必须根据英语的语篇图示来进行信息重组,以便实现预期的“信息+呼唤”功能。具体来说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提供实质信息;二是增补相关信息;三是省略相关信息;四是根据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进行改写。

刘季春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翻译教学“观念建构”模式再探》,该文是其《本科翻译教学“观念建构”模式刍议》的续篇。我国翻译教学界曾长期为究竟应侧重实践还是应侧重理论所困扰。刘老师首次提出“观念建构”模式以解决这一难题。此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根据自己对翻译的理解,精选适当的翻译观念,再围绕核心翻译观念精选材料形成专题教学模块。课堂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翻译观。刘季春老师就这一模式所涉及的两个核心问题“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他认为:1、翻译教学应从实际出发;2、翻译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结合;3、翻译教学应区分不同层次的教学;4、翻译教学应是范例教学,而不是系统教学。翻译教学时,教师要在材料选择、教学技巧、课堂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刘绍龙教授以《翻译能力培养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从翻译模式和人类信息加工系统说起》为题发言。他指出,长期以来,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者大都将兴趣集中在对翻译作品(即译品或译作)的描写、解释和争论上,而对译品的产生过程(即翻译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尚处在对国外成果的引进和介绍阶段。刘绍龙老师通过对贝尔“翻译过程模式”和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再思考说明:1.翻译过程的实质是心理的而非物质的;2.译品是由过程实现的,译者只有理解过程才有望改进翻译技巧,提高译作水平;3.对翻译能力的研究不应脱离对译者双语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含静态和动态过程)的分析和思考;4.基于翻译心理研究成果的翻译能力研究将有益于翻译心理科学的早日建立和翻译能力的再认识。

莫爱屏教授的发言首先介绍语篇中的视角现象,然后从语用的角度,论述了视角与诸多语用因素(如主位、标题、主题和体裁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翻译的启示。理论上,对视角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拓展翻译研究的领域和深度;实践上,视角对翻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译者/译员和作者/说话人在语篇构建态度上的统一;就语篇构建来说,视角是体现作者/说话人意图与作品意图相结合切入点;对译者来说,准确把握作者/说话人的视角,有利于构建好架设原语与目的语之间转换的桥梁。在语用翻译过程中,译者抓住作者/说话人的立足点(即视角),就可以很好地体现作者/说话人意图与作品意图。视角的存在,一方面缩短了译者/译员和作者/说话人的距离;另一方面又可以调节译者的思维方向,转换分析角度。这样,译者/译员可以灵活地从多个侧面、多种形式、多个立场去思考,从而选择最贴切的字词、最适宜的语句、最合理的方式来实现作者/说话人意图与作品意图的转换以达到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之目的。

欧阳利锋副教授就《语言幽默翻译初探》发言。他首先对语言幽默进行了界定,然后阐述了语言幽默的二元复合逻辑的错位,接着通过译例说明在语言幽默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语言幽默是指通过语音、文字、词汇、句式等语言要素的变异使用而造成的幽默;而语言幽默中二元逻辑的错位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这种特殊文本的翻译通常不是单纯技术层面的语言外形的变易,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因此,译者必须对语言幽默的译文进行创造性重构,以再现源语文本的美学效果。要在译文里再现原作的风趣,译者就必须有所变通,甚至可以改变源语文本所指的事实。译者通常需要不断换位思维,同时兼顾协调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从目的或功能的角度出发,在语言幽默的翻译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叛逆。

王丹老师指出,作为一种心智技能,笔记的教学不同于知识的传授,因为学生需要掌握的不是what, 而是how。因此需要在教师的精细指导下,通过反复联系,从陈述阶段过渡到程序阶段,进而逐步掌握口译笔记。她描述了口译笔记的性质、笔记与记忆的关系、笔记与Effort Model、笔记与知识图示以及口译的基本原则,并讲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堂材料(包括语篇类型、语体、主题和语段长度方面的考虑)、口译笔记过程教学与教学过程(包括示范讲解、原语复述、目的语复述)以及进行教学效果检查(信息是否全面、理解是否正确、表达是否流利)。

王斌华老师就《口译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法初探》发言。他在总结梳理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口译的质量评估方法进行初步探讨,认为较为全面的口译质量衡量标准可以总结为:“准、整、顺、快”。并从口译质量评估的目的、内容、方式和口译测试的操作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对口译质量进行科学评估。王斌华老师结合Bachman有关测试的理论,对国内三大高级翻译学院(北外、上外、广外)及台湾辅仁大学翻译研究所的口译专业入学测试以及国内现行的三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人事部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证书考试、上海市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教育部外语翻译证书考试)进行了比较分析。作为结论,王斌华老师认为,口译测试应针对不同的测试目的进行相应的设计。在具体设计中,应明确是以“口译能力”还是以“译员能力”为主要测试内容,测试方式应采取“成效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在测试评定时还应注意“智力性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的区分。

詹成老师的发言题目是《硕士课程“专题口译”的专题选取及语料使用》。他结合了仲伟合教授提出的专业译员知识结构共识以及专业口译教学仲的“八化”原则,通过分析译员能力培养的模式,论证了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开设的“专题口译”课程中,授课教师如何有效地选取“专题”,并根据不同专题,选择使用合适的语料,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专题”选择上,詹成老师指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涵盖一些宏观的方面,比如大的外交政策、经贸政策、重要的国际组织、热点问题,和中国有密切关系的时事或领域,并突出广东地域特色。并且提出教师应该解决如何在专题口译课程中适当融入技能训练的问题,使这门课程不流于背景的介绍和术语的讲解。为了适应职业口译训练的要求,所选择的语料应该尽量贴近真实口译情景中译员所通常接触到的言语特点。

赵军峰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批判性思维与翻译理论教学》。他结合为翻译专业研究生所设讲授的翻译学概论的经验,以西方翻译理论的变迁为例,剖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研究生翻译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例如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激活僵化的思想系统,拓展思维空间和学术视野,培养他们敏锐的学术意识,树立独立思辨的学术立场等。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他总结道,要鼓励学生不机械接受固有的专业规则和价值观,并从The Academic Tree(Sidney J. Levy)的根部唤起他们的批判刑思维,同时运用有意识的、有效的手段把批判性思维教学带入教室。

仲伟合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口译教学原则与口译教学内容》。发言主要讨论口译课,特别是把“口译”作为专业课开设的翻译院系应该遵循何种口译教学的原则。他认为口译是技术也是艺术,在此定义之下讨论了一个专业译员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即KI(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KL(双语知识板块)+EK(百科知识)+S(P+AP)(技能板块,即职业口译技能+艺术表达技能)。其中,职业口译技能包括记忆、笔记、信息综述与重组、译前准备等,艺术表达技能是以科学的手段,艺术性地完成口译过程的技能,如口译的应对策略等。因此,仲伟合教授认为专业化的口译教学应该遵循“技能性、实践性、理论性、阶段性”等原则,在口译教学中,以“技能性”教学为核心,循序渐进地介绍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口译技能。

学报主编郭德茂教授对每位老师的发言都给予了点评,并对此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在研究深度、学术规范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郭教授指出,高翻学院以及翻译专业建设是我校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过程中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学报也在不久前开辟了“翻译学”板块,旨在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将翻译教学与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仲伟合院长在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给广大教师提供交流翻译教学经验和翻译研究成果的平台。高翻学院成立一年以来,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院的发展已有基本的定位,并形成了和谐、团结的院风,这一切都为高翻学院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作为一所研究型学院,我院在教学科研方面仍旧任重而道远,希望借此次研讨会的契机能够让各位老师交流在过去一年中翻译教学、翻译研究的思考,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