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2005级研究生 祝惠娇
有幸在第二届博士论坛聆听几位著名学者的演讲。他们广博的学识、严谨的研究态度、深入浅出的演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给我很多启发。聆听他们的讲话,真有“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之感。
谢天振老师在演讲中强调学位论文写作的三个基本意识,包括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即带着有待解决的问题写学位论文,而问题则产生于对大量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就容易把学位论文当作一般学术论文来写。理论意识即所掌握的材料、自己的分析研究结果、对问题的解决思路等必须有理论的支撑。缺乏理论意识,容易把学位论文局限于对文献资料的疏理或对文本、事件等表面化的印象叙述,难以得出新的发现、新的结论。创新意识就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新发现、或者使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学位论文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创新。创新不等于标新立异,创新也只能源于对前人研究资料的大量占有和研究,源于自己独立的潜心思考和感悟。
孙艺风博士就学科视野和研究方法问题提出了许多深具启发性的意见。他认为目前不能对翻译学学科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抱盲目乐观心态。翻译学科的确在蓬勃发展,同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在研究视野上,虽然发展势头强劲,研究人数日益增长,研究论文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然而,翻译学科的研究视野狭窄,研究理论模式单一,研究方法论落后。翻译研究界论文众多,题目精彩,而内容乏味,货不对版,学风难以让人乐观。某些作者读书不多,写文章倒很多,参考文献也多,让人不免怀疑:阅读如此大量材料,怎么论文还是那么单薄?另外,一些作者写作时未能搞清楚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没有point of departure的意识,形成翻译学科研究缺乏规范的局面。其次,在研究方法上,翻译学科不可画地为牢,必须走出去创造新的天地。翻译学科必然是跨学科的,必然会应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翻译学科必须有明确的学科定位,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翻译,研究的重心还是翻译。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不是机械照搬,借鉴有一个度的问题,不可能对所设计的学科领域有透澈了解才能借鉴,毕竟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孙教授使用“奶牛理论”来说明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来研究翻译的度的问题。另外,跨学科的翻译研究在实际操作上却不容易跨学科,研究者容易把翻译简单化。因此,翻译研究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翻译研究者需要建立自信,吸取国外翻译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孙艺风博士也指出,翻译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其他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所以也应抱有足够的信心解决种种难题。严谨的学风、明确的学科定位、开阔的研究视野是翻译学科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虽然两位教授谈论的重点不同,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一点:对大量研究材料的阅读和分析。王东风教授在其讲话中也同样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引用北大博士生的培养方式,即第一年所有研究生必须阅读100本书。第一学年结束时,只有通过了针对100本书的考核才能继续博士生研究生学习。多读书几乎也是每个授课老师都会提出的要求。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反反复复规劝,一方面是因为大量占有材料的确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忽视阅读,难以做到大量的、涉及各个领域的广泛阅读。谢天振教授所讲的三种意识都与大量阅读息息相关。问题可以产生于广泛认真的阅读,理论知识必须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研读中获得,创新也必须建立在对众多研究材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孙艺风教授所讲的研究视野狭窄问题,也是因为读书不够,眼界不宽的缘故;研究方法的借鉴也离不开对其他学科理论、研究方法论书籍的阅读掌握。
早在上学期开学之初,穆老师就提供了一份书目,详细列出翻译研究经典书籍100多本,是研究生必读书目。我想,老师之所以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书单,不是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希望学生培养潜心做学问的态度,认真研读本学科最基本的理论经典,打好学术研究的根基。既要“读圣贤书”,也要“闻窗外事”,关注国内外本学科发展动态。以“读圣贤书”为基础,以“闻窗外事”为辅助。如果对“圣贤书”无知,恐怕也难以明白所闻“窗外事”。假若完全“不闻窗外事”,只注重“读圣贤书”,恐怕只会让自己固步自封,接触不了外界的新鲜空气,最终走进死胡同,难以拓展发展的空间。
如今第一学年将近尾声,该回顾一下往事,总结一下经验了。也许不少人既通读“圣贤书”,也不忘追踪新鲜“窗外事”;也许有人只顾读“圣贤书”,完全忘却了外面的世界;也许有人既不读“圣贤书”,也不闻“窗外事”。自己属于哪一种,自己心里有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心做学术研究的人,自然能抵挡住诱惑,立场坚定,专心致志“读圣贤书”,与时俱进“闻窗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