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讲座回顾】加里·斯奈德的寒山诗英译及其对战后美国的精神救赎和文学启蒙研究

作者:图/文 欧家伟 时间:2021-03-18 

3月17日上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的“岭南译学前沿讲座”第218讲在腾讯会议室举行。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院长、教授、翻译学博士生导师胡安江应邀进行了主题为《加里·斯奈德的寒山诗英译及其对战后美国的精神救赎和文学启蒙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腾讯会议室和Bilibili平台同步直播,为高级翻译学院师生及广大翻译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讲座主题

胡教授首先谈到寒山诗在本土乏人问津而却在海外掀起热潮的现象,继而指出加里·斯奈德英译的寒山诗极大地影响了美国战后的一代青年。本次讲座主要探讨的两大问题:一是加里·斯奈德寒山诗英译是如何选择、翻译和重塑寒山的形象;二是在美国战后面临文学真空、文学身份危机以及诸多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加里·斯奈德英译的寒山诗为美国民众和文学界选择了怎样的一种启蒙和救赎的方式。

胡教授指出一个翻译文本进入目标语文化中通常会经历三种命运:不被接纳受到排斥;融入其中但丢弃本真;有机融入且合二为一。当今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最理想的是实现第三种情况。而寒山诗正是第三种情况的典范,从美国学者Robert Kern对斯奈德英译的寒山诗的高度评价亦可见一二。同时胡教授也指出美国社会出现的“寒山热”是由各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推动形成的,是有意为之,而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斯奈德在翻译寒山诗过程中有意为之的选择和重构是寒山诗在美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胡教授认为寒山诗之所以能从中国文学史的“弃儿”转变成美国“垮掉派”的精神偶像,要归功于斯奈德的精心选译和刻意经营,从而使得。英译寒山诗体现出的寒山个人态度、经验和哲学观与当时美国战后反对主流文化的“垮掉派”的思想相契合。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传播的媒介,即出版社、书店、专门刊物等。这启发我们在做翻译研究时不应仅关注文本层面,也应考察译本在流通过程中促进其传播与接受的因素。

讲座现场

针对斯奈德寒山诗英译是如何选择、翻译和重塑寒山的形象,胡教授认为,斯奈德使用了“Tradaptation”策略。“Tradaptation”是“Translation”与“Adaptation”合并后的缩略词,是使翻译文本并入目标语文化中所使用的策略。斯奈德寒山诗英译中多处体现了“Tradaptation”策略,包括对寒山形象和经历的描述刻意地迎合“垮掉派”的观点,通过改写和操纵原文,刻意放大和凸显寒山诗中与主流文化不相符的内容,从而将一个唐代诗人转变成了嬉皮士式的隐士,实现跨时空的形象重塑,拉近了寒山与美国受众的心理距离。除此之外,斯奈德英译寒山诗中渗透着的儒释道思想,以及受意象派诗歌影响的语言风格,共同吸引着对东方智慧感兴趣的年轻一代。

最后,胡教授谈及寒山诗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如“垮掉派”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在《达摩流浪者》(The Dharma Bums)一书中频繁提及寒山及寒山诗。寒山诗对于译者兼诗人斯奈德也有影响,寒山诗英译促进了他生态诗歌理念的形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蓝红军教授总结本次讲座。蓝教授分享了听取讲座后的心得体会,并对如何做翻译研究给予了宝贵建议。他谈到,我们要充分认识翻译研究的作用和任务。文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技术时代我们要关注文学翻译在精神、人文等方面的价值,以及翻译文学在源语和目标语文学系统地位的差异。研究翻译应深耕细作,才能厚积薄发,应有承前的学术态度,并对文献做全面细致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