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交流动态 - 正文

王宏志教授“论周作人与《域外小说集》”

时间:2009-06-14点击数:

发表日期:2007-07-30 作者:徐贵波 阅读 974 次

3月1日下午3:30,春雨绵绵,应广外大及高翻学院之邀,在北校区图书馆负一层的多功能报告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中文及翻译研究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志教授在新学年伊始不远万里给广外大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人的文学’之‘哀弦篇’论周作人与《域外小说集》”的精彩讲座。王宏志教授同时也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香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及博导。王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中国翻译史、香港文化研究,其主要著作有:《历史的沉重:从香港看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与政治之间:鲁迅?新月?文学史》、Politics and Literature in Shanghai:The Chinese League of Left-Wing Writers,1930?1936等。

王教授的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以有力的历史资料为佐证来证明《域外小说集》中的大量翻译工作是由周作人完成的,客观地评析了周作人的文学历史功绩。首先,王老师从《域外小说集》的历史作用入手,指出该小说集是我国新时期文学翻译运动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的文学翻译运动指明了方向,并给予当时及以后的文学翻译家以重大影响。随后从外语构成出发,以《域外小说集》主要采编东欧与北欧英语版本的短篇小说为依据,并点出鲁迅主要精通日、德语,而弟弟周作人熟知英语,客观地展示了小说集的主要翻译者只可能是周作人这样一个事实。通过详细地阐释,王教授还让我们认识到周作人先生是一位提倡直译方法的巨匠以及《域外小说集》刚开始不受欢迎的原因。

紧接着,王老师又从周氏兄弟的不同文学观念及文学倾向出发,道出了鲁迅赞赏阳刚的、带反抗压迫气息的作品,而周作人则不赞成暴力,不要求革命,寻求和平地改变,他宣扬的是文采好的作品。在《域外小说集》中收录的主要是一些描写人生悲哀一面的作品,这与周作人的写作与翻译风格是一样的,这一风格在周作人的文论《哀弦篇》中又有深刻的地展示,进一步证明了《域外小说集》主要是周作人先生翻译完成的这一结论。

最后,王教授又深刻地分析了《域外小说集》中的文章的特色,点明了小说集体现的是哀情,而不是以前所说的鲁迅的反抗声音。然而小说集与《哀弦篇》相同,体现的都是一种人的文学。通过系列完整的调查研究,王教授清晰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运用丰富的文献资料,王教授为我们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文学大家鲁迅与弟弟周作人二者的外语构成、文学观念、文学倾向并结合《域外小说集》本身的的特点,指出《域外小说集》翻译工作主要是周作人先生完成的,从而纠正了以往视该小说集完全为鲁迅先生作品的不当说法,也给了大家研究周作人及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文化的新视角。同时这种质疑的精神王老师希望我们运用到学习当中去,不能尽信书,要有创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