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口译,思考与实践

作者: 时间:2009-06-09 

发表日期:2008-05-28 作者:2007级研究生 于宁

第七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圆满落下帷幕。5月27号下午两点三十分,来自北京语言大学法语系的刘和平教授在图书馆负一楼多功能报告厅做了一场名为“口译,思考与实践”的演讲,我们非常幸运地再次领略了刘和平教授豁达执着、循循善诱的学者风采。

刘和平教授从宏观脉络的梳理讲到核心观念的微观解析;从理论研究的发展讲到实践层面的执行;从自身多年来的学术历程讲到对未来口译发展的展望,为大家上了富有人生与智慧启迪的重要一课。

刘和平教授先从宏观上梳理了口译发展的脉络,指出了口译界的一些发展动向。口译研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起步较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停留在内省式回顾和体会式的总结阶段,几乎没有口译理论研究。六七十年代初,在机器翻译研究的推动下,实验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介入,为口译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但相关的实验是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室内实验,脱离译员实践,只关注语言,不关注译员与职业。在这种情况下释义理论应运而生。

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口译有了长足的发展,口译理论得到发展,同时也受到很多质疑。刘和平教授认为释义理论的缺点是提出了理论却没有论证,致使这一理论在崇尚实证的西方口译界很容易受到质疑。刘和平教授要求我们辩证的看待问题,她肯定了释义理论的提出对打破原有研究定式、促进国际口译教学发展的开创性意义,并指出任何理论都是在发展中慢慢成熟的,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刘和平教授和我们分享了她和Gile教授的交流心得。并将Gile教授的精力分配模型理解为对释义理论的补充和发展。这时期的口译研究具有跨学科合作、实证研究、研究领域扩大、交流增多以及范式多样等特点。

口译研究呈现很多新动向,研究范式从神经模式、认知模式、文本模式和互动模式演进出了机构模式、社会职业模式、人类学模式等新的模式。如Pöchhacker教授就转向了研究译员与客户、社会发展、法律法规等相互关系的社会翻译学。有了新的口译形式如媒介口译、医疗口译、法律口译和手语口译。对口译研究从对语言和过程的关注转到了对口译质量的关注,有TAP出声思考法、语料库法和批评性语篇分析法等方法。

刘和平教授谈到了她做研究的历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学问的艰难。面对来自时代、学业、家庭的重重压力,她始终坚定的走自己的道路,发展出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培养了一代代优秀毕业生,很多院校参照刘和平教授的交传五步法和口译思维推理法教学法以及大纲的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刘和平教授的成果对整个口译教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刘和平教授已经桃李满天下,她那持之以恒,不断求索的韧劲让我们备受鼓舞,对面前这位谈笑风生的教授肃然起敬。

了解了国际口译界的基本情况,刘和平教授又将关注点放在中国口译研究,从对口译论文数量在三类核心期刊所占比重来看,口译研究论文数量所占份额很小,绝大部分停留在早期研究水平,与国外口译研究仍有很大差距。国外研究成果逐渐影响中国,但还不够广泛深入,引用的文章多只限于有数的几位专家。国内作者文章的引用率暴露了我国研究人员数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的缺点。从刘和平教授的讲座中我们看到,做任何研究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谨慎并且切合实际,结合国内口译教学实际来研究口译教学,将研究和实践做细做足。

最后刘和平教授介绍了实践和方法部分。重点探讨了与培训紧密关联的口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口译思维,并结合翻译程序和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为大家阐释了口译思维的特点。刘和平教授一再强调,学习翻译,是学习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并不是无章可循,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欲望。并结合实例让大家体会到口译思维的特点。从人的认知理解机制解释了专业知识,译前准备的重要性。

刘和平教授的演讲为我们展现了口译研究更广阔的图景,人们的交流到哪,口译的研究就到哪,口译研究逐渐深化细致,大有可为。口译思维培养的理念使我们更明确的认识到口译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更深切的体会到口译远不只语言的转换那么简单,而是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一整套技能本领的掌握,口译思维方式就贯穿其中。有了这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有了未来发展所需的“渔”。纵观国内口译研究发展历程,刘和平教授在讲座的最后呼吁各位口译研究者结合实际条件走出自己的路,携手促进口译研究这门年轻学科的发展壮大,拿出国内口译界自己的成果,实现翻译强国,在国际口译界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