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08-05-30 作者:07级研究生司马洁
在第七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圆满结束后的第二天(即 5月22号下午两点三十分),北京语言大学的教授、文学博士刘和平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负一层多功能报告厅里,为广外学生和教师作了一场题为《口译,思考与实践》的讲座。刘和平教授以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口译过去六十多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内外的口译发展进程、研究成果以及口译实践成果,会场上观众热情高昂,掌声阵阵。讲座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思考
首先,刘教授介绍了口译过去六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六十至七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在一个时期,主要是内省式回顾和总结,此外机器翻译对口译研究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第二个时期,实验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较为盛行,但随着释意理论的产生,从业者进入研究领域。在第三个时期,是口译研究复兴时期,口译在质疑中获得了发展,出现了精力分配模式,认识领域和研究等,特点是跨学科合作,实证领域扩大,交流增多,范式多样等。
随后,刘教授总结了口译研究范式两个特点,即从神经、认识、文本和互动到机构、社会职业模式、人类学模式等,和从从业到非从业再到从业与非从业结合。最后,刘教授指出了口译研究的发展新动向,如转向非同声传译,社区口译和避难所口译等等。
二、中国口译研究
在介绍中国口译研究的情况时,刘教授对《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和《上海(科技)翻译》这三本杂志上的口译文章进行了统计,发现口译文章只占总数的4.29%,从主题上看,概论和教学上的口译文章各占49%和24%,认为目前口译研究水平还处于早期水平,有待发展。此外,还对国内作者引用进行了统计,发现引用最多的是张维为30%)、刘和平(15%)、仲伟合(15%)和鲍刚(15%),说明研究人员数量不足,水平待提高。因此,刘教授认为目前中国的口译研究还有待发展,发展潜力很大。
三、口译实践
说到口译实践时,刘教授指出了口译与笔译的思维是有区别的,其意义单位与笔记的意义单位不一样,口译的意义单位随研究对象、场合及译员等不同而变化。同一材料对不同的译员的意义单位是不一样的,因为译员的知识面和结构各不相同。然后,用示例向我们介绍了释意派翻译理论的三角模式和Gile的分配模式,并强调译前准备,特别非语言因素可以解决认识上的缺陷、减低语言方面的压力。
四、结论
语言是翻译的基础,但不是翻译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学会语言思维模式。
总体来说,刘教授的这次讲座风趣幽默,以亲身的经历和教师的身份向我们广外广大师生和老师介绍了口译过去六十多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内外的口译发展进程、研究成果以及口译实践成果,思想独特,视角新颖,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