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2月15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举办的主题为“国际翻译研究路径、方法与动态”的校级海外名师翻译学系列讲座在腾讯会议顺利举行。本次系列讲座共有七场,由资深翻译学者、英国利兹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王斌华教授主讲,我院王巍巍副院长、田璐老师、许艺老师分别主持。讲座上,王教授针对翻译研究的多个视角以及国际翻译研究的前沿问题,给出了提纲挈领的见解,加深了听众们对翻译行为的多维认识,更是为国内翻译研究指点了迷津。
11月10日的第一场讲座中,王斌华教授从翻译的重要性在国际传播中常被低估这一观点切入,简述了历史上第一次中英官方交流中翻译的作用、现代国际新闻信息机翻的错译以及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中的翻译这三重考虑。并由此总结出翻译并非单纯的转码活动,为广大翻译学子破除了“机器翻译是否会取代译员”这一迷思。其间,王教授还以kiwi一词在新闻中的翻译,生动诠释了真正掌握好语言的重要性。
11月17日的第二场讲座中,王斌华教授分享了国际口译研究近年的动态和前沿课题,带来了口译认知处理研究、语料库口译研究、口译能力评估量表等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思路。同时,王教授还提出了对于国内翻译现状的思考,并针对翻译学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令听众们受益匪浅。
在11月23日到12月15日的五场讲座中,王斌华教授分别分享了口译认知处理过程与译员大脑活动“探秘”、国家话语的自我建构与他者视角、口译活动的跨文化特质和问题、AI技术发展背景下口译教和学的理念重构、社会-文化宏观视角下口译研究梳理五大内容。每个内容都辅以案例,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体现了王教授知行合一、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讲座中刘季春教授与王斌华教授的交流
王斌华教授本次跨度长达35天的系列讲座内容丰富,每一场讲座都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共吸引了近千名师生听众慕名而来,其中还不乏国内知名学者的身影。讲座期间,与会师生纷纷提问,积极讨论,气氛热烈。不论是法庭口译条件下权力关系转换,亦或是口译阐释空间小的应对方式,乃至如何处理人译与机译关系,都展现了一次次难得的观点碰撞与切磋。
老师学员们积极提问
希望广外学子能以本次系列讲座为契机,积极投身国内翻译研究仍有待开拓的领域,为翻译研究建设添砖加瓦,真正践行广外高翻学院的院训——“译无止境,臻于至善”。
附:讲者简介:
王斌华,现任世界百强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利兹大学多语种会议口译硕士专业主任、翻译学中心主任。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特许语言专家学会”(CIOL)会士(Fellow),兼任“英国语言学科大学理事会”(UCML)执委及东亚语言学科代表、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译协口译委员会委员等。担任SSCI语言学科期刊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创刊主编、Interpreting and Society联合主编,SSCI期刊Perspectives等期刊的特刊客座主编,SSCI期刊Babel、ITT等以及CSSCI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口笔译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及语言教育研究。近年在Babel、Interpreting、Meta、Perspectives等SSCI/A&HCI国际期刊和《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等CSSCI/核心期刊以及John Benjamins、Routledge、Springer、Palgrave Macmillan等国际知名出版社专题论集发表论文60多篇,在20余场国际会议上发表主旨报告。与Jeremy Munday教授在Routledge合编Advances in Discours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在外研社出版专著《口译理论研究》、《口译规范的描写研究》和MTI及BTI教材多部。主持的研究曾获欧盟、香港特区研究资助委员会优配基金(GRF)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立项。
是英国首位由华人担任的口译及翻译研究讲席教授。近10多年来受邀担任“Times高等教育世界高校排行榜”及“QS世界大学排行榜”年度评审人。被广外、西交利物浦等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多年受邀担任中国译协“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的授课专家及“剑桥大学科技文化融合中心”的客座专家,应邀为英、美、加、欧盟国家、中国内地及港澳数十所高校作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