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讲座回顾】鹊巢鸠占:翻译是文化还是知识?

作者:图/文 王心彤 时间:2021-11-23 

11月18日下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承办的著名教授论坛第524讲、岭南译学前沿讲座第229讲在腾讯会议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应邀进行了主题为《鹊巢鸠占:翻译是文化还是知识?》的学术演讲。本次讲座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张保红主持,并在Bilibili平台同步直播,为高级翻译学院师生及广大翻译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讲座主题

首先,杨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翻译学在外语学科中朝气蓬勃地发展。但尽管如此,在杨教授看来,翻译学科还是一个相对简陋的学科,是别人的后花园,我们翻译的考察还是盲人摸象的。接下来,徐教授表示,语言、文化和译者一直是翻译的三驾马车。而在三驾马车中,文化偷走了知识的位置。翻译是人类知识的花园,而不是谁的后花园。在提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杨教授表示,知识是文化的存在,文化只能住在知识里。知识是真实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科学知识;文化是想象的评价和阐释,人文知识就属于此类。紧接着,杨教授在此基础上给翻译以及翻译学重新下了定义。首先,翻译是跨语言、跨学科的知识再生产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实践。而翻译学就是研究跨语言、跨学科的知识再生产的动机、过程、传播等认知行为和社会实践关系的科学。

翻译以及翻译学的新定义

其次,杨教授提出了知识翻译学的建构。他认为,知识翻译学并不以解构其他翻译学说而成为元理论,其他翻译学理论依然以范式和视角安身立命,对各种复杂的翻译现象及其活动进行解释。随后,杨教授强调,知识逻辑学、知识伦理学和知识美学成为翻译的理论、标准与方法。知识翻译学具有强大的理论统摄力,可以翻译一切科学话语,也可以阐释一切人文话语;翻译不再是可译与不可译的悖论,翻译成为知识星球上的璀璨明珠。最后,杨教授为我们推荐了一些相关书籍,福柯的《词与物》《知识考古学》,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以及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本次讲座的内容。

接下来,同学们向杨教授积极提问,杨教授也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解答。最后,张保红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杨枫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一个翻译学中很新颖的视角与观点,即翻译不应该是别人的后花园,我们译者可以借鉴别的学科的知识,但还是要回归我们的本体。杨教授提到的文化的特性和知识的共享以及文化和知识的关系也给予了我们方向性的指引以及内涵上深层次的启示。此外,杨教授从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对翻译和翻译学进行了界定,拓展了一个新的天地。杨教授还提出的翻译研究就是关系研究,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

附:杨枫教授简介:

杨枫,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国际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创刊主编;语言教材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学术兼职有中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副会长;上海外文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翻译学、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