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院长信箱 |  返回旧站 
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国际汉学与翻译平行论坛聚焦跨文化对话与会通

作者: 时间:2019-11-09 

11月9日,由高级翻译学院、广东战略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之国际汉学与翻译平行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知名汉学家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中国文学文化作品外译传播路径,聚焦国际汉学与翻译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开幕式现场


平行论坛设置11场专家主旨发言和1场圆桌论坛。与会专家达成一致共识,认为应当注重受众感受,让文化借艺术之翼而升华,发挥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一级作家雪漠认为,“非标签性”文化更易于国际大众接受,建议运用艺术升华和精神美化对拟传播文化进行“再包装”。悉尼大学中国研究系和爱丁堡大学荣休教授杜博妮建议,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译外时采用MVT(Multiple Voice Translation)翻译策略,提升华语译作的海外接受度、认知度和美誉度。北京大学教授辜正坤阐述了误译中西文化中关键概念带来的巨大的文化误读、误解与误导现象。土耳其AHBV大学教授吉来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经济和文化合作平台,阐释了翻译在文化传播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李正栓历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央政策与藏族格言诗翻译成绩,强调翻译在文化与文明共生和互鉴中的重大作用。广外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张保红阐述了中国古诗英译的跨艺术特色,建议在文学翻译中开创文学与艺术相互贯通、彼此借鉴、共生发展、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与会专家同时建议关注译作的传播因素,打造多层次、多视角的对外传播平台,促进文学作品互译互通。汉学家、文学翻译家韩斌建议,作者、译者、出版商通力合作,借助文化节、新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平台,让中国文学作品的瑰宝在广大英语国家呈现异彩。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狄伯杰建议,推进落实“中印作品翻译及出版合作”备忘录,积极消除双边关系的制约因素,以促进中印文学作品互译互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马会娟认为,出版商、文学代理人、编辑等文本外因素也是译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探讨了小说翻译改写动因及其对中国形象构建的影响。扬州大学翻译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周领顺在动态语境考量基础上,提出方言土味翻译的人本研究路径。广外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恩维介绍了“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的形成背景、出版内容、传播策略和双向影响。


主旨发言专家


论坛开幕式举行了由广外高级翻译学院褚东伟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与文化》英文版雪漠专刊发布仪式,褚东伟介绍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创刊起源和重要意义;高级翻译学院聘任著名作家雪漠、辜正坤教授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聘任杜博妮、韩斌、狄伯杰、吉来、马会娟、 周领顺、 李正栓为兼职研究员。开幕式由广外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李和民主持。


《中国文学与文化》英文版雪漠专刊发布仪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兼职研究员聘书颁发仪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翻译作为文化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在国家对外传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本次论坛中,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文学外译的现状、策略、影响与接受,为如何通过有效翻译与传播提升跨文化沟通力和国家形象构建建言献策。


与会人员合影